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概述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2.1 联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双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3 联肢双钢板内填混凝土剪力墙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4 主要工作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结构原型设计 | 第22-30页 |
2.1 联肢双钢板内填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基本资料 | 第22页 |
2.2 竖向荷载 | 第22-25页 |
2.2.1 榀荷载标准值 | 第23页 |
2.2.2 地震作用 | 第23-25页 |
2.3 联肢双钢板內填混凝土剪力墙框架截面确定 | 第25-29页 |
2.3.1 截面尺寸 | 第25页 |
2.3.2 框架梁截面验算 | 第25-27页 |
2.3.3 框架柱截面验算 | 第27-28页 |
2.3.4 双钢板内填混凝土墙肢验算 | 第28-29页 |
2.4 BASE试件介绍 | 第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30-37页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3页 |
3.1.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30页 |
3.1.2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30-31页 |
3.1.3 单元类型选择及网格尺寸 | 第31页 |
3.1.4 钢-混凝土界面接触模型 | 第31-32页 |
3.1.5 边界条件与加载制度 | 第32页 |
3.1.6 破坏准则 | 第32-33页 |
3.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33-36页 |
3.2.1 试验概况 | 第33-34页 |
3.2.2 有限元验证模拟 | 第34-35页 |
3.2.3 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轴压比对联肢双钢板内填混凝土剪力墙受力性能影响 | 第37-53页 |
4.1 有限元模拟试件 | 第37页 |
4.2 单向水平加载模拟分析 | 第37-43页 |
4.2.1 单向加载模拟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第37-39页 |
4.2.2 不同轴压比影响下试件的破坏模式 | 第39-43页 |
4.3 低周往复加载模拟分析 | 第43-52页 |
4.3.1 ZYB系列试件破坏模式 | 第44-46页 |
4.3.2 滞回曲线对比 | 第46-47页 |
4.3.3 骨架曲线对比 | 第47-48页 |
4.3.4 刚度退化曲线对比 | 第48-50页 |
4.3.5 延性系数以及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联肢双钢板内填混凝土剪力墙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 第53-72页 |
5.1 有限元分析试件参数 | 第53页 |
5.2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3-68页 |
5.2.1 BASE试件模拟分析结果 | 第53-54页 |
5.2.2 连梁长度的影响 | 第54-59页 |
5.2.3 钢板厚度的影响 | 第59-63页 |
5.2.4 墙肢高宽比的影响 | 第63-68页 |
5.3 刚度比对联肢双钢板内填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68-71页 |
5.3.1 刚度比的计算 | 第68-70页 |
5.3.2 刚度比对联肢双钢板内填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70-71页 |
5.4 结论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图表目录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