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的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的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3 研究总结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5-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研究路线和基本框架 | 第15-18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平衡计分卡 | 第18-19页 |
2.2 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2.3 管理学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3.1 权变理论 | 第20页 |
2.3.2 控制理论 | 第20页 |
2.3.3 行为科学理论 | 第20-21页 |
2.4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的流程 | 第22-28页 |
3.1 基本流程 | 第22-23页 |
3.1.1 前期准备工作 | 第22页 |
3.1.2 建立指标体系 | 第22页 |
3.1.3 数据分析处理 | 第22-23页 |
3.2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方法体系 | 第23-26页 |
3.2.1 层次分析法 | 第23-25页 |
3.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25-26页 |
3.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优势分析 | 第26-28页 |
3.3.1 注重未来发展和内部经营 | 第26-27页 |
3.3.2 指标体系相对更加完善 | 第27页 |
3.3.3 更重视与外部相关利益主体关系 | 第27页 |
3.3.4 实现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支持 | 第27页 |
3.3.5 实现企业文化改善促进组织学习 | 第27-28页 |
4 重庆ZT公司现有业绩评价现状 | 第28-34页 |
4.1 重庆ZT公司及行业概况 | 第28-30页 |
4.1.1 公司概况 | 第28页 |
4.1.2 公司所处行业基本状况 | 第28-29页 |
4.1.3 重庆ZT公司所属行业业绩评价特点 | 第29-30页 |
4.2 重庆ZT公司现有业绩评价体系介绍 | 第30-34页 |
4.2.1 重庆ZT公司现有业绩评价体系 | 第30-31页 |
4.2.2 重庆ZT公司现有业绩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第31-34页 |
5 重庆ZT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构建 | 第34-50页 |
5.1 重庆ZT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第34页 |
5.2 重庆ZT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的构建 | 第34-50页 |
5.2.1 重庆ZT公司战略目标的确定 | 第34-36页 |
5.2.2 重庆ZT公司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6-41页 |
5.2.3 重庆ZT公司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过程 | 第41-50页 |
6 重庆ZT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实施保障 | 第50-54页 |
6.1 重庆ZT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支持 | 第50页 |
6.2 薪酬体系的支持 | 第50-51页 |
6.3 重庆ZT公司内部流程的优化 | 第51页 |
6.4 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 | 第51-52页 |
6.5 员工的支持和配合 | 第52-54页 |
7 论文结论与不足 | 第54-56页 |
7.1 论文结论 | 第54页 |
7.2 论文不足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