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2.3 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绩效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1.1 绩效管理简介 | 第18页 |
2.1.2 绩效管理的内容 | 第18-19页 |
2.1.3 绩效管理的过程 | 第19页 |
2.2 平衡记分卡理论 | 第19-22页 |
2.2.1 平衡计分卡概述 | 第19-20页 |
2.2.2 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框架 | 第20-22页 |
3 A保险公司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 | 第22-30页 |
3.1 A保险公司概况及组织架构 | 第22-23页 |
3.1.1 A保险公司概况 | 第22页 |
3.1.2 A保险公司组织架构 | 第22-23页 |
3.2 A保险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 第23-25页 |
3.2.1 A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对象 | 第23-24页 |
3.2.2 A保险公司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 | 第24页 |
3.2.3 A保险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 | 第24-25页 |
3.3 A保险公司B分公司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3.3.1 B分公司人力资源状况 | 第25-26页 |
3.3.2 B分公司绩效评价现状 | 第26-27页 |
3.4 A保险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3.4.1 与公司的发展阶段不匹配 | 第27-28页 |
3.4.2 忽视员工的发展 | 第28页 |
3.4.3 沟通与反馈机制不健全 | 第28-30页 |
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A保险公司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第30-50页 |
4.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30页 |
4.2 层次分析法步骤 | 第30-34页 |
4.2.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 第31页 |
4.2.2 建立判断矩阵 | 第31-32页 |
4.2.3 进行单层次排序 | 第32-33页 |
4.2.4 一致性检验 | 第33-34页 |
4.2.5 进行总层次排序 | 第34页 |
4.3 A保险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引入AHP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34-35页 |
4.3.1 引入层次分析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5页 |
4.3.2 引入层次分析法的必要性分析 | 第35页 |
4.4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5-38页 |
4.4.1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36页 |
4.4.2 四个维度下的指标选取 | 第36-38页 |
4.5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第38-45页 |
4.5.1 确定A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价层次 | 第38-39页 |
4.5.2 构建A保险公司绩效评价的判断矩阵 | 第39-41页 |
4.5.3 确定A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各指标权重 | 第41-44页 |
4.5.4 创建指数最终权数 | 第44-45页 |
4.6 绩效评价标准的确立及实施 | 第45-46页 |
4.7 A保险公司B分公司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4.7.1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4.7.2 同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 第48-50页 |
5 A保险公司新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0-56页 |
5.1 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 第50-51页 |
5.2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 第51-53页 |
5.3 人员保障 | 第53页 |
5.4 绩效理念的培养 | 第53-54页 |
5.5 经费保障 | 第54-5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6页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A 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 第64-65页 |
附录B 各指标重要性问卷调查表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