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归入权的适用与规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公司归入权的基本理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公司归入权的形成与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一、公司归入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1-13页 |
二、公司归入权制度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公司归入权的定性 | 第14-20页 |
一、学术上的不同观点 | 第14-16页 |
二、本文观点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公司归入权的适用 | 第20-33页 |
第一节 公司归入权的适用条件 | 第20-23页 |
一、权利人主体资格合法存续 | 第20-21页 |
二、公司内部人实施特定违法行为 | 第21-22页 |
三、公司内部人在客观上获得收益 | 第22页 |
四、行为人的过错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公司归入权的适用范围 | 第23-28页 |
一、公司归入权主体 | 第23-25页 |
二、适用的法律事实 | 第25-28页 |
第三节 公司归入权适用的特殊情形 | 第28-33页 |
一、公司特殊形态下的归入权 | 第28-31页 |
二、公司归入收益的认定 | 第31-32页 |
三、公司归入权行使期间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归入权的立法与完善 | 第33-45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归入权的立法现状 | 第33-40页 |
一、立法的演进 | 第33-36页 |
二、存在的缺陷 | 第36-40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公司归入权的建议 | 第40-45页 |
一、适用对象扩展至受益所有人 | 第40-41页 |
二、扩大归入权的代位主体范围 | 第41-42页 |
三、明确行使归入权的除斥期间 | 第42-43页 |
四、完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