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3-19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日趋完善第13页
        1.1.2 经济结构调整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13-14页
        1.1.3 货币政策具有产业结构效应第14页
        1.1.4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4-16页
    1.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第16页
        1.3.2 SVAR模型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第16-17页
        1.3.3 比较分析法第17页
    1.4 研究特色及不足第17-19页
        1.4.1 研究特色第17页
        1.4.2 不足第17-19页
2 文献综述第19-28页
    2.1 货币政策传导及其产出效应的研究第19-24页
        2.1.1 利率传导第19-20页
        2.1.2 汇率传导第20-21页
        2.1.3 资产价格传导第21-22页
        2.1.4 信贷传导第22-24页
    2.2 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第24-26页
        2.2.1 货币政策对细分行业的结构效应第24-25页
        2.2.2 货币政策对三大产业的结构效应第25-26页
    2.3 文献简评与本文的研究空间第26-28页
3 货币政策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理论分析第28-41页
    3.1 利率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第28-30页
        3.1.1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理论概述第28页
        3.1.2 利率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IS-LM模型第28-30页
        3.1.3 利率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结论第30页
    3.2 汇率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第30-35页
        3.2.1 货币政策汇率传导理论概述第30-31页
        3.2.2 汇率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巴萨效应与两部门模型第31-34页
        3.2.3 汇率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结论第34-35页
    3.3 资产价格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第35-37页
        3.3.1 投资:托宾的q理论第35-36页
        3.3.2 消费:莫迪利安尼的财富效应第36页
        3.3.3 资产价格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结论第36-37页
    3.4 信贷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第37-39页
        3.4.1 银行借贷渠道第37-38页
        3.4.2 资产负债表渠道第38-39页
        3.4.3 信贷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结论第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与产业发展现状第41-47页
    4.1 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及传导渠道的转变第41-44页
        4.1.1 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第41页
        4.1.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转变第41-44页
    4.2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第44-46页
        4.2.1 我国三次产业发展现状第44-45页
        4.2.2 我国货币政策与产业发展第45-46页
    4.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 货币政策传导的产业结构效应:基于三次产业和工业内部结构的实证检验第47-64页
    5.1 货币政策传导对三次产业影响的实证检验第47-55页
        5.1.1 变量与数据第47-48页
        5.1.2 模型构建与识别第48-49页
        5.1.3 实证分析及结果第49-55页
    5.2 货币政策传导对工业内部结构影响的实证检验第55-61页
        5.2.1 变量与数据第55-56页
        5.2.2 模型构建与识别第56-57页
        5.2.3 实证分析及结果第57-61页
    5.3 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效应与传导的差异性冲击:原因分析第61-63页
        5.3.1 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原因分析第61-62页
        5.3.2 各传导渠道影响差异性的原因分析第62-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6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4-67页
    6.1 结论第64-65页
        6.1.1 我国货币政策具有产业结构效应第64页
        6.1.2 货币政策各传导渠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第64-65页
    6.2 政策建议第65-67页
        6.2.1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65页
        6.2.2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促进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第65-66页
        6.2.3 增强政策协调性,促进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DI技术溢出的要素偏向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共享经济中的信用管理研究--以在线短租模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