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创新点第17-18页
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背景与发展历程第18-26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2.1.1 “共同体”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2.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界定第19页
    2.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背景第19-22页
        2.2.1 全球问题日益复杂,急需中国治理方案第19-20页
        2.2.2 中国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第20-22页
    2.3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第22-26页
        2.3.1 初步提出阶段第22-23页
        2.3.2 基本形成阶段第23-24页
        2.3.3 丰富发展阶段第24-26页
3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第26-39页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第26-30页
        3.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第26-27页
        3.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第27-28页
        3.1.3 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第28-30页
    3.2 中国共产党人的和平外交理论第30-34页
        3.2.1 毛泽东、周恩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和平外交思想第30-31页
        3.2.2 邓小平“和平发展”的外交思想第31-32页
        3.2.3 江泽民“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外交思想第32-33页
        3.2.4 胡锦涛“和谐世界”的外交思想第33-34页
    3.3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第34-39页
        3.3.1 “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第35页
        3.3.2 “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第35-36页
        3.3.3 “协和万邦”的国际准则第36-37页
        3.3.4 “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第37-39页
4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第39-49页
    4.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9-45页
        4.1.1 政治命运共同体第39-40页
        4.1.2 安全命运共同体第40-41页
        4.1.3 经济命运共同体第41-43页
        4.1.4 文化命运共同体第43-44页
        4.1.5 生态命运共同体第44-45页
        4.1.6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第45页
    4.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特点第45-49页
        4.2.1 全面性第46页
        4.2.2 实践性第46-47页
        4.2.3 包容性第47页
        4.2.4 共赢性第47-49页
5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第49-59页
    5.1 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增强理论自信第49-51页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第49-50页
        5.1.2 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彰显了中国立场和中国价值第50-51页
    5.2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全球治理新秩序的建立第51-59页
        5.2.1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第51-55页
        5.2.2 推动当代国际环境的和谐有序发展,促进全球治理新秩序的建立第55-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意愿及运行优化研究
下一篇:中国网络外交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