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分析与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和问题第11-15页
    1.3 全生命周期评价概述第15-17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1.4.1 LCA 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2 动力电池 LCA 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LCA 模型建立第23-41页
    2.1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模型第23-31页
        2.1.1 概述第23-26页
        2.1.2 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6-29页
        2.1.3 动力电池系统模型第29-31页
    2.2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LCA 评价模型第31-41页
        2.2.1 研究目标与范围的确定第31-33页
        2.2.2 动力电池的制造第33-35页
        2.2.3 动力电池的使用第35-37页
        2.2.4 动力电池的回收第37-41页
第三章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LCA 清单分析第41-61页
    3.1 动力电池材料组成清单第41-42页
    3.2 原材料生产阶段第42-48页
        3.2.1 正负极原料生产第42-44页
        3.2.2 隔膜原料生产第44-45页
        3.2.3 电解液原料生产第45页
        3.2.4 壳体原料生产第45-46页
        3.2.5 原材料生产能耗和排放汇总清单第46-48页
    3.3 电池生产阶段第48-56页
        3.3.1 正负极板生产第49-51页
        3.3.2 隔膜生产第51-52页
        3.3.3 壳体生产第52页
        3.3.4 单体生产第52-54页
        3.3.5 电池装配第54-56页
    3.4 电池使用阶段第56-57页
    3.5 电池回收阶段第57-61页
第四章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LCA 环境影响评价第61-71页
    4.1 能耗分析与评价第61-65页
        4.1.1 “摇篮到使用”能耗评价第61-63页
        4.1.2 动力电池回收阶段能耗评价第63-65页
    4.2 排放分析评价第65-69页
        4.2.1 “摇篮到使用”排放评价第65-68页
        4.2.2 动力电池回收阶段排放评价第68-69页
    4.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敏感性因素分析第71-79页
    5.1 壳体材料第72-73页
    5.2 充放电效率和电池质量第73-75页
    5.3 电网结构第75-76页
    5.4 再生材料应用比例第76-79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尔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汽车整车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