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介绍 | 第7-8页 |
1.1.1 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 | 第7页 |
1.1.2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 | 第7-8页 |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1.2.1 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 | 第8-9页 |
1.2.2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优势 | 第9页 |
1.2.3 FPGA 实现 FFT 的意义 | 第9-10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 | 第11-23页 |
2.1 基 2 FFT 变换原理 | 第11-14页 |
2.1.1 傅里叶变换 | 第11页 |
2.1.2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 第11-12页 |
2.1.3 基 2 FFT 变换原理 | 第12-14页 |
2.2 基 4 FTT 变换原理 | 第14-15页 |
2.3 分裂基 FFT 推导 | 第15-22页 |
2.3.1 整数的多基多进制表示 | 第15-16页 |
2.3.2 分裂基 FFT 变换原理 | 第16-20页 |
2.3.3 利用 FFT 计算 IFFT 过程 | 第20-21页 |
2.3.4 分裂基 FFT 算法的运算量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FPGA 设计基础 | 第23-33页 |
3.1 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 | 第23-24页 |
3.1.1 可编程逻辑器件 | 第23页 |
3.1.2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发展史 | 第23-24页 |
3.2 FPGA 相对其他器件的特点 | 第24-26页 |
3.2.1 CPLD 和 FPGA 器件 | 第24-25页 |
3.2.2 FPGA 相比较 CPLD 的特点 | 第25-26页 |
3.3 ISE 软件 | 第26-27页 |
3.3.1 ISE 软件功能简介 | 第26-27页 |
3.3.2 ISE 软件主要特点 | 第27页 |
3.4 Verilog 语言 | 第27-29页 |
3.4.1 硬件描述语言 | 第27-28页 |
3.4.2 Verilog HDL 语言的能力 | 第28页 |
3.4.3 Verilog HDL 和 VHDL 的比较 | 第28-29页 |
3.5 分裂基 FFT 具体设计 | 第29-31页 |
3.5.1 FPGA 基本设计流程 | 第29-30页 |
3.5.2 分裂基 FFT 具体实现步骤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FPGA 实现分裂基 FFT 的设计 | 第33-45页 |
4.1 总体结构设计 | 第33-39页 |
4.1.1 L 形运算设计理论 | 第34-35页 |
4.1.2 复数乘法器设计实现 | 第35-36页 |
4.1.3 L 形运算设计实现 | 第36-38页 |
4.1.4 最后一级运算设计 | 第38-39页 |
4.2 旋转因子的设计 | 第39-41页 |
4.3 地址映射和控制模块 | 第41-43页 |
4.3.1 地址映射 | 第41-42页 |
4.3.2 控制模块设计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仿真结果 | 第45-51页 |
5.1 Xinlix FPGA 芯片介绍 | 第45-46页 |
5.2 分裂基 FFT 运算仿真结果 | 第46-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