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家庭养老模式理性选择的探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 空巢家庭 | 第16页 |
(二) 养老保障 | 第16-17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 第17-18页 |
(二)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8页 |
(三) 社会支持理论 | 第18-19页 |
(四) 国家负责制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形成原因 | 第21-29页 |
一、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以竹管垅乡为例 | 第21-24页 |
(一) 福建省寿宁县竹管垅乡概况 | 第21页 |
(二) 竹管垅乡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 第21-24页 |
二、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 | 第24-27页 |
(一) 社会原因 | 第25页 |
(二) 人口结构原因 | 第25页 |
(三) 家庭结构原因 | 第25-26页 |
(四) 个人原因 | 第26-27页 |
三、竹管垅乡空巢老人养老生活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一) 经济来源渠道较少 | 第27页 |
(二) 医疗保障不足 | 第27-28页 |
(三) 生活照料缺失 | 第28页 |
(四) 精神生活单调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理性选择 | 第29-34页 |
一、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分析 | 第29-32页 |
(一) 个人自养模式 | 第29页 |
(二) 家庭养老模式 | 第29-31页 |
(三) 集体养老模式 | 第31页 |
(四) 社会养老模式 | 第31-32页 |
二、居家养老模式及意义 | 第32-34页 |
(一) 居家养老模式 | 第32-33页 |
(二) 居家养老模式的意义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居家养老模式的实现路径 | 第34-38页 |
一、加强家庭养老保障功能 | 第34页 |
(一) 重塑孝道文化 | 第34页 |
(二) 重视身心健康 | 第34页 |
二、构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 第34-35页 |
(一) 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 第34-35页 |
(二) 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 第35页 |
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 | 第35-38页 |
(一)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 第35-36页 |
(二)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第36页 |
(三) 完善责任共担机制 | 第36-3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38-40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