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青海大通高寒区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1 引言第8-1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8-9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9-10页
    1.3 森林水文功能的研究内容第10-13页
        1.3.1 林冠层水文功能第10-11页
        1.3.2 枯落物层水文功能第11页
        1.3.3 土壤层水文功能第11-13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3-16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3页
    2.2 地形地貌第13-14页
    2.3 气候特征第14页
    2.4 土壤特征第14页
    2.5 植被特征第14-15页
    2.6 社会经济情况第15-16页
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20页
    3.1 研究内容第16页
    3.2 研究方法第16-19页
        3.2.1 试验区设置第16-17页
        3.2.2 灌草层物种多样性研究第17页
        3.2.3 林冠截留的测定第17-18页
        3.2.4 枯落物层水文功能分析第18页
        3.2.5 土壤层持水能力研究第18-19页
        3.2.6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方法第19页
    3.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4 典型林分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第20-28页
    4.1 林分类型及其组成第20-23页
    4.2 典型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分析第23-27页
        4.2.1 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分析第23-26页
        4.2.2 典型林分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第26-27页
    4.3 小结第27-28页
5 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分析第28-54页
    5.1 典型林分林冠层水文效益第28-37页
        5.1.1 林冠截留率的分析第28-32页
        5.1.2 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的关系第32-36页
        5.1.3 林冠的最大持水量第36-37页
        5.1.4 小结第37页
    5.2 典型林分枯落物层水文功能第37-46页
        5.2.1 枯落物储量情况第37-38页
        5.2.2 枯落物持水过程研究第38-41页
        5.2.3 枯落物吸水速率研究第41-44页
        5.2.4 枯落物持水能力研究第44-46页
        5.2.5 小结第46页
    5.3 典型林分土壤层水文功能第46-54页
        5.3.1 土壤的物理特性第46-49页
        5.3.2 土壤的持水能力第49-51页
        5.3.3 土壤水分的入渗特性第51-53页
        5.3.4 小结第53-54页
6 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第54-59页
    6.1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54页
    6.2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54页
    6.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第54-57页
    6.4 指标权重的计算第57页
    6.5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第57-59页
7 结论与建议第59-62页
    7.1 结论第59-61页
    7.2 建议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个人简介第67-68页
导师简介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槲皮素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下一篇:不同畦长和改水成数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