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状态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立意 | 第11-15页 |
1.1.1 理论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现实发展要求 | 第12-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思路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图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20-36页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脉络及其述评 | 第20-24页 |
2.1.1 概念的提出 | 第20-21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成果 | 第21-23页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缺陷述评 | 第23-24页 |
2.2 物流产业理论文献综述及评价 | 第24-28页 |
2.2.1 物流概念的起源及比较 | 第24-26页 |
2.2.2 物流产业及其特征 | 第26-27页 |
2.2.3 物流产业理论研究述评 | 第27-28页 |
2.3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梳理及述评 | 第28-34页 |
2.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28-30页 |
2.3.2 国内研究文献梳理 | 第30-33页 |
2.3.3 现有研究成果简要评价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演进规律 | 第36-58页 |
3.1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系统论的指导 | 第36-37页 |
3.2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其特征分析 | 第37-45页 |
3.2.1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目标函数 | 第37-43页 |
3.2.2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特征描述 | 第43-45页 |
3.3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分析 | 第45-48页 |
3.3.1 物流服务供给系统 | 第45-46页 |
3.3.2 物流服务需求系统 | 第46-47页 |
3.3.3 物流服务供需系统的协调机制 | 第47-48页 |
3.4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功能分析 | 第48-51页 |
3.4.1 生产功能 | 第49-50页 |
3.4.2 生活功能 | 第50页 |
3.4.3 社会功能 | 第50-51页 |
3.5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演进规律 | 第51-57页 |
3.5.1 演进动因及原理分析 | 第51-52页 |
3.5.2 演进阶段分析 | 第52-53页 |
3.5.3 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演进轨迹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58-78页 |
4.1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概述 | 第58-60页 |
4.1.1 基本概念 | 第58页 |
4.1.2 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58-59页 |
4.1.3 评价的内容和目的 | 第59-60页 |
4.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60-65页 |
4.2.1 指标及指标体系的含义 | 第60页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第60-61页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式 | 第61-65页 |
4.3 构建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 第65-77页 |
4.3.1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6-68页 |
4.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8-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 第78-94页 |
5.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第78-80页 |
5.1.1 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 | 第78页 |
5.1.2 综合评价方法的分类 | 第78页 |
5.1.3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78-79页 |
5.1.4 常见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 第79-80页 |
5.2 主成分分析法 | 第80-83页 |
5.2.1 基本原理 | 第80页 |
5.2.2 评价步骤 | 第80-83页 |
5.2.3 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的优点 | 第83页 |
5.3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83-92页 |
5.3.1 模型评价原理及主要概念 | 第83-85页 |
5.3.2 DEA 的基本模型 | 第85-89页 |
5.3.3 DEA 研究进展 | 第89-90页 |
5.3.4 DEA 方法的优点 | 第90-91页 |
5.3.5 应用思路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实证研究 | 第94-113页 |
6.1 基于 PCA 的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 第94-98页 |
6.1.1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第94-97页 |
6.1.2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分类 | 第97-98页 |
6.2 基于 DEA 的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 第98-104页 |
6.2.1 评价流程 | 第98-101页 |
6.2.2 实证分析 | 第101-104页 |
6.3 结果的应用挖掘与不足探索 | 第104-112页 |
6.3.1 结果的应用挖掘 | 第104-110页 |
6.3.2 结果的不足探索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设计 | 第113-130页 |
7.1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决策点分析 | 第113-114页 |
7.2 宏观政策、制度响应机制 | 第114-117页 |
7.2.1 制度政策设计要求 | 第114-115页 |
7.2.2 环境制度响应 | 第115-117页 |
7.2.3 环境经济政策响应 | 第117页 |
7.3 物流市场发展动力机制 | 第117-121页 |
7.3.1 发展规划机制 | 第117-118页 |
7.3.2 市场运行机制 | 第118-119页 |
7.3.3 利益协调机制 | 第119-120页 |
7.3.4 人才培养机制 | 第120-121页 |
7.3.5 技术创新机制 | 第121页 |
7.4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121-128页 |
7.4.1 物流业节能减排现状 | 第122-124页 |
7.4.2 激励机制 | 第124-126页 |
7.4.3 约束机制 | 第126-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3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0-13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132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1页 |
附录 | 第141-14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144-146页 |
致谢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