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公众参与视角下的网络舆论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J区PX事件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论第10-27页
    1.1 问题之提出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价值第11-12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12-22页
        1.2.1 关于网络舆论的研究第12-18页
        1.2.2 关于环境信息公开的研究第18-20页
        1.2.3 研究述评第20-22页
    1.3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1 研究视角第22-23页
        1.3.2 研究思路第23页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3-27页
        1.4.1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4.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第24-25页
        1.4.3 分析框架第25-27页
第2章 J区PX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演变脉络第27-40页
    2.1 J区PX事件概述第27-30页
        2.1.1 事件背景第28页
        2.1.2 社情民意第28-29页
        2.1.3 事件结果第29-30页
    2.2 公众心理与网络舆论的形成第30-32页
        2.2.1 维护利益心理第30-31页
        2.2.2 政治参与心理第31-32页
        2.2.3 发泄跟风心理第32页
    2.3 公众权利与网络舆论的发酵第32-35页
        2.3.1 公众参与权利第32-33页
        2.3.2 公众话语权利第33-34页
        2.3.3 公众知情权利第34-35页
    2.4 网络舆论的内在逻辑第35-38页
        2.4.1 揭开“政府隐瞒的环境信息”第35-36页
        2.4.2 质疑“偷换概念的环境信息”第36-37页
        2.4.3 实现“政府民众的信息共享”第37-38页
    2.5 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J区PX事件中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行动机制第40-59页
    3.1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多重困境第40-44页
        3.1.1 有限公开: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第40-42页
        3.1.2 不敢公开:不确定的信息与数据第42-43页
        3.1.3 不愿公开:被动的信息公开心理第43-44页
    3.2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动态过程第44-50页
        3.2.1 “鸵鸟阶段”:事件发生前并未公开第44-46页
        3.2.2 “杜鹃阶段”:事件发生时被动公开第46-47页
        3.2.3 “蜂王阶段”:事件发生后主动公开第47-49页
        3.2.4 “候鸟型”:事件信息公开的综合动态流程第49-50页
    3.3 J区PX事件的网络参与强度、能力和动机第50-55页
        3.3.1 网络参与强度的骤增第50-52页
        3.3.2 参与能力与动机的多变第52页
        3.3.3 网络参与强度、能力、动机和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性第52-55页
    3.4 J区PX事件的网络谣言滋生情境第55-58页
        3.4.1 谣言频发情况第55-56页
        3.4.2 信息不对称加剧第56-57页
        3.4.3 网络谣言和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性第57-58页
    3.5 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J区PX事件中网络舆论与环境信息公开的冲突效应第59-69页
    4.1 网络舆论与环境信息公开的辩证效应第59-63页
        4.1.1 极化无序的网络舆论与环境信息被动公开第59-61页
        4.1.2 理性有序的网络舆论与环境信息有效公开第61-63页
    4.2 网络舆论与环境信息公开的冲突点第63-68页
        4.2.1 参与权利与规制权力第63-64页
        4.2.2 话语权利与话语权力第64-66页
        4.2.3 知情权利与公开权力第66-67页
        4.2.4 生态理性权利与经济理性权力第67-68页
    4.3 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J区PX事件中网络舆论与环境信息公开的冲突边界第69-78页
    5.1 划分:公众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冲突边界第69-70页
        5.1.1 公众权利边界第69-70页
        5.1.2 政府权力边界第70页
    5.2 衡平:权利与权力的制衡第70-74页
        5.2.1 正确行使权利,防止民众权利滥用第70-72页
        5.2.2 监督政府权力,实现官民信息共享第72-74页
    5.3 破冰:环境信息公开的可行路径第74-77页
        5.3.1 观念路径:共享+服务第74-75页
        5.3.2 规则路径:法制+德制第75-76页
        5.3.3 行动路径:沟通+回复第76-77页
    5.4 小结第77-78页
第6章 结语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录1第85-87页
附录2第87-88页
卷内备考表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工作者专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三区为例
下一篇:参与式治理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生活的建构研究--基于对上海市X社区的经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