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电能质量监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2.1 电能质量监测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电能质量监测发展趋势 | 第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电能质量监测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 | 第13-31页 |
2.1 暂态电能质量分类 | 第13-14页 |
2.1.1 电压骤降 | 第13页 |
2.1.2 电压骤升 | 第13页 |
2.1.3 电压中断 | 第13-14页 |
2.1.4 振荡暂态 | 第14页 |
2.1.5 脉冲暂态 | 第14页 |
2.2 稳态电能质量参数及监测方法 | 第14-20页 |
2.2.1 频率偏差 | 第15页 |
2.2.2 电压偏差 | 第15页 |
2.2.3 谐波含量及相关指标 | 第15-16页 |
2.2.4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 第16-17页 |
2.2.5 电压波动及闪变 | 第17-20页 |
2.3 基于小波变换算法的分析方法 | 第20-27页 |
2.3.1 小波变换 | 第20-21页 |
2.3.2 基于小波变换的奇异点在暂态电能质量的应用 | 第21-22页 |
2.3.3 多分辨率分析 | 第22-23页 |
2.3.4 Mallat算法 | 第23-25页 |
2.3.5 小波基函数选择 | 第25-27页 |
2.4 基于FFT算法的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2.4.1 连续傅里叶变换 | 第27-28页 |
2.4.2 离散傅里叶变换 | 第28页 |
2.4.3 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硬件设计 | 第31-41页 |
3.1 系统硬件整体方案的总设计 | 第31-32页 |
3.2 基于SOPC的硬件开发平台和IP核设计 | 第32-33页 |
3.2.1 基于SOPC的硬件开发平台选择 | 第32页 |
3.2.2 基于SOPC的IP核设计 | 第32-33页 |
3.3 前置调理电路 | 第33-36页 |
3.3.1 互感器电路 | 第33页 |
3.3.2 信号调理电路 | 第33-34页 |
3.3.3 CD4051模拟电子开关电路 | 第34-35页 |
3.3.4 宽带滤波电路 | 第35-36页 |
3.3.5 电压跟随器 | 第36页 |
3.4 AD采样电路 | 第36-38页 |
3.4.1 A/D转换器的选择 | 第36-37页 |
3.4.2 AD9226的功能及接口电路 | 第37-38页 |
3.5 DA数模转换电路 | 第38页 |
3.5.1 D/A转换器的选择 | 第38页 |
3.5.2 DAC8562的功能及接口电路 | 第38页 |
3.6 红外接收电路 | 第38-39页 |
3.7 稳压电源电路 | 第3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软件设计 | 第41-61页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第41-42页 |
4.1.1 软件整体功能 | 第41-42页 |
4.1.2 软件整体流程 | 第42页 |
4.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42-43页 |
4.3 数据处理设计 | 第43-52页 |
4.3.1 小波变换IP核 | 第43-46页 |
4.3.2 FIR低通滤波器IP核设计 | 第46-47页 |
4.3.3 FFT变换IP核设计 | 第47-49页 |
4.3.4 频率监测IP核设计 | 第49-50页 |
4.3.5 电压有效值IP核设计 | 第50-51页 |
4.3.6 三相电压不平衡IP核设计 | 第51页 |
4.3.7 电压波动及闪变IP核设计 | 第51-52页 |
4.4 系统模拟程序设计 | 第52-56页 |
4.4.1 DDSIP核设计 | 第53-55页 |
4.4.2 DAC数模转换IP核设计 | 第55-56页 |
4.5 红外接收IP核设计 | 第56-57页 |
4.6 串口IP核设计 | 第57-58页 |
4.7 人机交互设计 | 第58-5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73页 |
5.1 暂态电能质量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1-68页 |
5.1.1 基于MATLAB的暂态电能质量仿真结果验证 | 第61-66页 |
5.1.2 实测的暂态电能质量的结果验证 | 第66-68页 |
5.2 稳态电能质量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8-72页 |
5.2.1 频率测试 | 第68-69页 |
5.2.2 相电压有效值测试 | 第69-70页 |
5.2.3 三相不平衡测试 | 第70页 |
5.2.4 谐波值测试 | 第70-71页 |
5.2.5 电压波动与闪变测试 | 第71-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A | 第78-80页 |
附录B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