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章 1985年以前莫言小说创作的特点 | 第12-20页 |
第一节 儿童视角与“多视角”叙事 | 第12-14页 |
第二节 自然时序与非空间性结构 | 第14-16页 |
第三节 语言文风与精神表现 | 第16-20页 |
第二章 莫言对福克纳的“背离式”接受 | 第20-39页 |
第一节 叙事视角的选择与叙事结构 | 第21-27页 |
第二节 象征意象的选择与死亡主题 | 第27-32页 |
第三节 通感修辞的选择与文化碰撞 | 第32-39页 |
第三章 莫言对福克纳的“接受式”背离 | 第39-50页 |
第一节 故乡神话与文学王国的构建 | 第39-43页 |
第二节 乡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 | 第43-46页 |
第三节 讲故事的人与说书的姿态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59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