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物资企业经营与管理论文--财务管理论文

S快递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框架的构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财务共享服务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第13-16页
        1.3.1 国外财务共享服务现状分析第13-15页
        1.3.2 国内财务共享服务现状分析第15-16页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6-17页
    1.5 研究方法第17页
    1.6 本章小结第17-19页
第二章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基本理论分析第19-27页
    2.1 共享服务模式基本概念第19-20页
    2.2 共享服务模式的理论依据第20-22页
        2.2.1 规模经济性第20-21页
        2.2.2 企业流程再造与流程管理第21页
        2.2.3 企业集团理论第21-22页
    2.3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第22-23页
    2.4 分散、集中、共享三种模式对比研究第23-26页
        2.4.1 分散与集中的对比第24-25页
        2.4.2 集中与共享的对比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S快递集团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27-37页
    3.1 S集团整体情况介绍第27页
    3.2 S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第27-30页
    3.3 S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3.3.1 财务管理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第30页
        3.3.2 财务数据缺乏可比性,财务信息质量不可靠第30页
        3.3.3 财务对业务的支持能力和战略推进能力低下第30-31页
        3.3.4 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第31页
        3.3.5 监管及时性与效力不足第31页
        3.3.6 财务数据无法共享,各分支机构无法交流第31-32页
    3.4 S集团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提出第32-36页
        3.4.1 S集团构建财务共享模式的必要性分析第32-35页
        3.4.2 S集团构建财务共享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S快递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框架的设计和构建第37-62页
    4.1 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第37-38页
        4.1.1 设计目标第37-38页
        4.1.2 设计原则第38页
    4.2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S集团华南区财务管理体系的架构第38-39页
    4.3 S集团华南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设计的关键要素第39-40页
    4.4 S集团华南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设计第40-44页
        4.4.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特点和性质定位第40-41页
        4.4.2 基于服务对象的组织划分第41页
        4.4.3 S集团财务组织机构设置第41-42页
        4.4.4 部门及岗位的设置第42-44页
    4.5 S集团华南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流程设计第44-55页
        4.5.1 S集团华南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体业务流程设计第45-46页
        4.5.2 S集团华南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体业务流程设计第46-55页
    4.6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第55-58页
        4.6.1 设计原则第56页
        4.6.2 绩效管理模型第56-58页
    4.7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平台设计第58-61页
        4.7.1 设计原则第58-59页
        4.7.2 信息化平台设计第59-61页
    4.8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S快递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施第62-68页
    5.1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的计划与组织第62-64页
        5.1.1 S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计划和阶段第62-63页
        5.1.2 S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组织第63-64页
    5.2 S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前期准备工作第64-65页
    5.3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应对第65-67页
        5.3.1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第65页
        5.3.2 S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风险应对第65-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2C电子商务末端配送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