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1.2 微结构光纤 | 第9-11页 |
| 1.3 保偏光纤 | 第11-12页 |
| 1.4 保偏光纤定轴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1.4.1 纵向保偏光纤定轴方法 | 第12-14页 |
| 1.4.2 横向保偏光纤定轴方法 | 第14-17页 |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微结构光纤纤芯方位探测方案设计 | 第19-27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显微成像方法 | 第19-22页 |
| 2.2.1 偏光显微成像技术 | 第19-22页 |
| 2.2.2 相衬显微成像技术 | 第22页 |
| 2.3 光纤纤芯方位探测方案设计 | 第22-25页 |
| 2.3.1 基于偏光显微成像纤芯方位探测 | 第22-24页 |
| 2.3.2 基于相衬成像法纤芯方位探测 | 第24-25页 |
| 2.4 系统关键技术 | 第25-26页 |
| 2.4.1 光纤旋转装置 | 第25页 |
| 2.4.2 数字图像处理 | 第25页 |
| 2.4.3 显微成像系统 | 第25-26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基于偏光成像的纤芯方位探测实验研究 | 第27-44页 |
| 3.1 引言 | 第27页 |
| 3.2 基于偏光成像原理的实验装置 | 第27-31页 |
| 3.2.1 显微成像系统 | 第28-29页 |
| 3.2.2 同轴旋转转台 | 第29-30页 |
| 3.2.3 图像采集系统 | 第30-31页 |
| 3.2.4 控制系统 | 第31页 |
| 3.3 纤芯图像的获取 | 第31-33页 |
| 3.4 纤芯图像的处理 | 第33-35页 |
| 3.5 基于偏光的纤芯方位探测实验分析 | 第35-42页 |
| 3.5.1 熊猫型保偏光纤特征量选取与实验数据分析 | 第35-38页 |
| 3.5.2 三芯光纤特征量选取与数据分析 | 第38-40页 |
| 3.5.3 超细径椭圆内应力型保偏光纤特征量选取与数据分析 | 第40-42页 |
| 3.6 系统的测量效果评价 | 第42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4章 基于相衬方法的纤芯方位探测实验研究 | 第44-53页 |
| 4.1 引言 | 第44页 |
| 4.2 基于相衬成像的实验装置 | 第44-46页 |
| 4.3 纤芯图像的获取 | 第46-47页 |
| 4.4 纤芯图像的处理 | 第47-48页 |
| 4.5 基于相衬的纤芯方位探测实验分析 | 第48-51页 |
| 4.5.1 熊猫型保偏光纤定轴实验数据分析 | 第48-49页 |
| 4.5.2 三芯光纤纤芯方位探测实验数据分析 | 第49-50页 |
| 4.5.3 超细径保偏光纤定轴实验数据分析 | 第50-51页 |
| 4.6 系统的测量效果评价 | 第51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5章 基于偏光成像的特种保偏光纤定轴系统设计 | 第53-61页 |
| 5.1 引言 | 第53页 |
| 5.2 系统的机械设计 | 第53-54页 |
| 5.3 系统的电路设计 | 第54-58页 |
| 5.4 特种保偏光纤的定轴系统标定 | 第58-59页 |
| 5.5 特种保偏光纤定轴测试系统的误差分析 | 第59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