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2 复杂网络疾病传播动力学 | 第21-33页 |
2.1 复杂网络基本拓扑性质 | 第21-23页 |
2.1.1 网络的表示 | 第21页 |
2.1.2 平均路径长度 | 第21-22页 |
2.1.3 聚类系数 | 第22页 |
2.1.4 度与度分布 | 第22页 |
2.1.5 异配性 | 第22-23页 |
2.2 网络拓扑结构基本模型 | 第23-25页 |
2.2.1 规则网络 | 第23-24页 |
2.2.2 随机网络 | 第24页 |
2.2.3 小世界网络 | 第24页 |
2.2.4 无标度网络 | 第24-25页 |
2.3 多层网络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2.4 复杂网络传染病传播 | 第26-31页 |
2.4.1 传染病传播模型 | 第27-28页 |
2.4.2 临界值理论 | 第28-30页 |
2.4.3 疾病传播的稳定性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双层网络协同传播模型 | 第33-43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双层网络协同传播模型 | 第33-39页 |
3.3 数值模拟 | 第39-41页 |
3.3.1 双层网络和对应的孤立网络最终感染比例的对比 | 第40页 |
3.3.2 双层网络子网同时疾病爆发 | 第40页 |
3.3.3 最终感染规模的整体效果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双层网络统一传播模型 | 第43-51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双层网络统一传播模型 | 第43-47页 |
4.3 数值模拟 | 第47-50页 |
4.3.1 Monte Carlo(MC)方法和公式计算方法获得耦合网络阈值 | 第47-48页 |
4.3.2 三种不同层间关系所获得的最终感染规模 | 第48-50页 |
4.3.3 三种不同层间关系的统一立体图 | 第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双层关联网络协同传播模型 | 第51-69页 |
5.1 引言 | 第51-52页 |
5.2 双层关联网络传播模型的构建 | 第52-62页 |
5.2.1 同质网络耦合的关联网络 | 第53-56页 |
5.2.2 异质网络相关耦合的双层关联网络 | 第56-59页 |
5.2.3 异质网络耦合的双层关联网络 | 第59-62页 |
5.3 数值模拟 | 第62-67页 |
5.3.1 同质网络耦合的双层关联网络仿真 | 第62-65页 |
5.3.2 异质网络相关耦合的关联网络仿真 | 第65-67页 |
5.3.3 异质网络耦合的双层关联网络仿真 | 第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