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金融效率及其对经济增长支持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1.选题背景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3.研究思路 | 第10页 |
4.论文基本框架 | 第10-11页 |
5.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6.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3.研究评述 | 第16-18页 |
二、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一)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20页 |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19页 |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19-20页 |
3.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20页 |
(二)金融发展理论 | 第20-22页 |
1.金融发展论 | 第20-21页 |
2.金融结构论 | 第21页 |
3.金融深化论 | 第21-22页 |
4.金融约束论 | 第22页 |
(三)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 | 第22-25页 |
1.储蓄动员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23页 |
2.储蓄投资转化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3.投资投向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三、山西省金融效率的评价 | 第25-40页 |
(一)金融效率概念界定 | 第25页 |
(二)金融效率评价方法及选择 | 第25-26页 |
1.金融效率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2.金融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6页 |
(三)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选择 | 第26-29页 |
1.代表性指标体系介绍 | 第26-29页 |
2.山西省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页 |
(四)山西省金融效率实证研究 | 第29-40页 |
1.山西省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1页 |
2.因子分析法步骤 | 第31-33页 |
3.实证分析 | 第33-40页 |
四、山西省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研究 | 第40-47页 |
(一)模型设定 | 第40页 |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第40-44页 |
1.数据来源 | 第40页 |
2.变量选取 | 第40-44页 |
(三)实证检验 | 第44-47页 |
1.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44页 |
2.协整关系检验 | 第44-47页 |
五、改善金融效率促进山西省经济增长对策建议 | 第47-53页 |
(一)改善储蓄动员率 | 第47-49页 |
1.优化山西省产业结构 | 第47-48页 |
2.完善村镇金融服务体系 | 第48页 |
3.加快山西省城镇化进程 | 第48-49页 |
(二)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 | 第49-50页 |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9页 |
2.健全山西省资本市场 | 第49-50页 |
3.改善山西省信用环境 | 第50页 |
(三)合理引导投资投向率 | 第50-53页 |
1.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 | 第50-51页 |
2.为非国有企业提供发展平台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