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非稳态燃烧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和开发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气缸内燃烧数据简介 | 第9-11页 |
1.1.1 压力信号 | 第10-11页 |
1.1.2 离子电流信号 | 第11页 |
1.2 发动机的非稳态过程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12-14页 |
1.3.1 非稳态燃烧采集系统的开发 | 第12-13页 |
1.3.2 信号处理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系统模型 | 第14-25页 |
2.1 设计要求 | 第14-16页 |
2.1.2 缸内燃烧采集仪器的现状 | 第14-15页 |
2.1.3 新系统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 系统功能和结构 | 第16-18页 |
2.2.1 数据采集 | 第16-18页 |
2.2.2 数据分析 | 第18页 |
2.2.3 系统结构 | 第18页 |
2.3 模拟信号子系统 | 第18-22页 |
2.3.1 曲轴转角信号 | 第18-19页 |
2.3.2 燃烧压力信号 | 第19-21页 |
2.3.3 离子电流信号 | 第21-22页 |
2.4 A/D子系统 | 第22-23页 |
2.5 数据处理子系统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数据采集功能设计 | 第25-41页 |
3.1 数据采集的精度 | 第25-26页 |
3.2 数据采集的时序 | 第26-28页 |
3.3 发动机的转速 | 第28-30页 |
3.4 数据采集的速度 | 第30-34页 |
3.4.1 常用数据采样送方式 | 第30-32页 |
3.4.2 双通道无间隙DMA方式采样 | 第32-34页 |
3.5 数据采集的样本熟 | 第34-36页 |
3.5.1 DMA控制器32位有效地址的生成 | 第34-35页 |
3.5.2 内存存储的限制 | 第35-36页 |
3.6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第36-41页 |
第四章 示功图 | 第41-61页 |
4.1 上止点校正 | 第41-45页 |
4.1.1 压缩峰线法 | 第42页 |
4.1.2 多变指数法 | 第42-44页 |
4.1.3 程序设计 | 第44-45页 |
4.2 压力基线的校正 | 第45-46页 |
4.3 示功图光顺 | 第46-51页 |
4.3.1 压力曲线振荡 | 第46-48页 |
4.3.2 多循环平均压力曲线 | 第48-51页 |
4.4 非稳态过程曲线光顺 | 第51-61页 |
4.4.1 曲线频谱 | 第52-54页 |
4.4.2 曲线滤波 | 第54-61页 |
第五章 离子电流 | 第61-70页 |
5.1 离子电流的形成 | 第61页 |
5.2 数据处理 | 第61-65页 |
5.2.1 消除上止点脉冲干扰 | 第63页 |
5.2.2 滤波 | 第63-65页 |
5.2.3 零值调整 | 第65页 |
5.3 离子电流信号分析 | 第65-68页 |
5.4 离子电流的应用 | 第68-70页 |
5.4.1 作为燃烧的依据 | 第68页 |
5.4.2 作为燃空比的依据 | 第68-69页 |
5.4.3 作为缸内温度信号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0-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