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 基本结构与框架 | 第10-12页 |
2 房地产经纪业 | 第12-17页 |
2.1 有关房地产经纪的概念及规定 | 第12-13页 |
2.1.1 我国对房地产经纪的规定 | 第12-13页 |
2.1.2 国际惯例中房地产经纪的概念及内容 | 第13页 |
2.2 房地产经纪活动的特点 | 第13-14页 |
2.3 我国房地产经纪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14-15页 |
2.4 有关本文讨论的房地产经纪业的说明 | 第15-17页 |
3 我国房地产经纪业的现状及对比分析 | 第17-41页 |
3.1 房地产经纪业的法律法规建设 | 第17-19页 |
3.1.1 国内行业法律法规建设 | 第17页 |
3.1.2 与美国在房地产经纪业方面立法的比较 | 第17-18页 |
3.1.3 行业涉外法规建设与国内其它中介服务业比较 | 第18-19页 |
3.2 房地产经纪业的管理和监督 | 第19-22页 |
3.2.1 政府管理部门 | 第19-20页 |
3.2.2 国内行业协会建设与美国比较 | 第20-22页 |
3.3 房地产经纪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 第22-27页 |
3.3.1 从房地产经纪人的资质看市场准入 | 第22-25页 |
3.3.2 从房地产经纪机构的资质看市场准入 | 第25-26页 |
3.3.3 从服务贸易看市场准入 | 第26-27页 |
3.4 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规模 | 第27-28页 |
3.4.1 起步晚、从业人数增长迅速、总量偏少 | 第27页 |
3.4.2 东西部发展不均衡 | 第27-28页 |
3.4.3 在房地产交易中的认可度与国外经纪机构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 第28页 |
3.5 房地产经纪机构组织模式、服务内容、运作模式 | 第28-37页 |
3.5.1 经纪业机构组织模式与国际惯例比较 | 第28-29页 |
3.5.2 服务流程国际惯例比较 | 第29-31页 |
3.5.3 服务内容与国际惯例比较 | 第31-32页 |
3.5.4 房地产登记代理与国际惯例比较 | 第32页 |
3.5.5 房地产经纪人的分类与国际惯例比较 | 第32-34页 |
3.5.6 代理关系与国际惯例比较 | 第34-36页 |
3.5.7 收费标准、方式与国际惯例比较 | 第36-37页 |
3.6 房地产经纪业的执业保护机制 | 第37-39页 |
3.6.1 国际上房地产经纪业的执业保护机制 | 第37-38页 |
3.6.2 我国房地产经纪业的执业保护机制 | 第38-39页 |
3.7 纠纷的调处机制 | 第39-41页 |
3.7.1 国际上纠纷解决方式 | 第39页 |
3.7.2 国内纠纷解决方式 | 第39-41页 |
4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房地产经纪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41-46页 |
4.1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的机遇 | 第41-44页 |
4.1.1 改变了信息搜集和发布的方式 | 第41-42页 |
4.1.2 改变了信息共享和处理的方式 | 第42-43页 |
4.1.3 有助于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 第43-44页 |
4.2 网络技术给传统房地产经纪业带来的挑战 | 第44-46页 |
4.2.1 网络公司参与竞争 | 第44页 |
4.2.2 开发企业的网络营销打破供求隔膜 | 第44页 |
4.2.3 免费信息服务动摇传统经纪的业务基础 | 第44-45页 |
4.2.4 专业服务商直接面对客户 | 第45页 |
4.2.5 传统的佣金比例受到冲击 | 第45-46页 |
5 入世后,我国房地产经纪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第46-53页 |
5.1 世贸组织 | 第46-48页 |
5.1.1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 第46页 |
5.1.2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 | 第46-48页 |
5.2 入世后,我国房地产经纪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第48-53页 |
5.2.1 对现行法律法规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 第48-49页 |
5.2.2 对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挑战和机遇 | 第49-50页 |
5.2.3 对机构建设提出的挑战和机遇 | 第50页 |
5.2.4 对人才提出的挑战和机遇 | 第50-51页 |
5.2.5 对服务质量提出的挑战和机遇 | 第51页 |
5.2.6 对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和机遇 | 第51-52页 |
5.2.7 对建立统一、开放、公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挑战和机遇 | 第52页 |
5.2.8 为有效解决各种争端提供了机遇 | 第52-53页 |
6 我国政府建设和发展房地产经纪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 第53-63页 |
6.1 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53-54页 |
6.1.1 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53页 |
6.1.2 完善执法体系和制度 | 第53-54页 |
6.2 深化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 第54-56页 |
6.2.1 倡导科学的政府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 | 第54页 |
6.2.2 规范政府行为,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 | 第54-55页 |
6.2.3 明确行业归口管理部门 | 第55页 |
6.2.4 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 | 第55-56页 |
6.3 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第56-58页 |
6.3.1 加快经纪机构的脱钩改制 | 第56页 |
6.3.2 建立健全统一的职业资格管理制度 | 第56页 |
6.3.3 调整收费方式 | 第56-57页 |
6.3.4 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 第57页 |
6.3.5 完善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 第57-58页 |
6.4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运行机制 | 第58-60页 |
6.4.1 调整业务结构 | 第58页 |
6.4.2 鼓励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模式 | 第58页 |
6.4.3 增加技术含量、提高行业素质 | 第58-59页 |
6.4.4 建立健全执业保护机制 | 第59-60页 |
6.4.5 加强合同管理 | 第60页 |
6.4.6 努力扶持和培养自己的房地产经纪机构 | 第60页 |
6.5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服务能力 | 第60-61页 |
6.5.1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增强技术能力,提升专业化水平 | 第60页 |
6.5.2 加快建立行业内部的信息共享机制 | 第60-61页 |
6.5.3 开发服务新品种,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 | 第61页 |
6.5.4 代理关系契约化、调整收费方式 | 第61页 |
6.6 调整有关政策,制定鼓励性措施,扶持行业发展 | 第61-63页 |
6.6.1 发挥行业在房地产交易中的积极作用 | 第61-62页 |
6.6.2 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对房地产经纪业实行适度保护 | 第62-63页 |
7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