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合同解释制度
引言 | 第6-7页 |
一、 合同解释的基本观念 | 第7-14页 |
(一)合同解释的一般概念 | 第7-10页 |
1 、合同解释的含义 | 第7-8页 |
2 、合同解释的性质 | 第8-9页 |
3 、合同解释和法律解释的关系 | 第9-10页 |
(二)关于合同解释的三种学说 | 第10-14页 |
1 、三种学说的产生 | 第10-11页 |
2 、意思说 | 第11页 |
3 、表示说 | 第11-12页 |
4 、折衷说 | 第12-14页 |
二、 中国法确立的合同解释规则 | 第14-31页 |
(一)我国合同解释基本原则 | 第14-15页 |
1 、规则和原则 | 第14页 |
2 、我国合同解释的基本原则 | 第14页 |
3 、决定合同解释基本原则的依据 | 第14-15页 |
(二)我国合同解释具体规则分述 | 第15-29页 |
1 、文义解释 | 第15-17页 |
2 、整体解释 | 第17-20页 |
3 、目的解释 | 第20-23页 |
4 、习惯解释 | 第23-25页 |
5 、诚信解释 | 第25-28页 |
6 、各种解释方法的相互关系 | 第28-29页 |
(三)格式合同解释规则 | 第29-31页 |
1 、格式合同解释的一般规则 | 第29-30页 |
2 、保险合同解释规则 | 第30-31页 |
三、 现阶段我国合同解释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 第31-37页 |
(一)完善我国合同解释标准体系 | 第31-33页 |
1 、合同解释标准的定义 | 第31-32页 |
2 、主观标准立法之不足 | 第32页 |
3 、客观标准立法之不足 | 第32页 |
4 、解释标准制度之完善 | 第32-33页 |
(二)保护当事人意思自治 | 第33-37页 |
1 、合同解释的社会化 | 第33-34页 |
2 、合同解释社会化与契约自由 | 第34-35页 |
3 、保护当事人意思自治 | 第35-37页 |
结 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