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本文使用的缩写词及符号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6页 |
1.1 发泡材料的概述 | 第10-15页 |
1.1.1 分类 | 第10-11页 |
1.1.2 发泡材料制备方法 | 第11-13页 |
1.1.3 成泡原理 | 第13-15页 |
1.2 乙烯-丁烯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 | 第15-17页 |
1.3 弹性体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1.3.1 发泡成型工艺 | 第18-19页 |
1.3.2 聚合物基体材料 | 第19页 |
1.3.3 发泡体系的选择 | 第19-21页 |
1.3.4 硫化体系选择 | 第21-22页 |
1.3.5 发泡助剂的选择 | 第22页 |
1.4 新型高性能发泡材料 | 第22-24页 |
1.4.1 纤维增强泡沫材料 | 第23页 |
1.4.2 料子增强泡沫材料 | 第23-24页 |
1.4.3 纳米微粒增强 | 第24页 |
1.4.4 聚合物合金泡沫材料 | 第24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2.1 原材料 | 第26页 |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6页 |
2.3 试样制备 | 第26-27页 |
2.4 FTIR 测试 | 第27页 |
2.5 TGA 测试 | 第27-28页 |
2.6 DSC 测试 | 第28页 |
2.7 硫化特性和发泡特性的测试 | 第28-29页 |
2.8 密度测定 | 第29页 |
2.9 硬度测试 | 第29页 |
2.10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9页 |
2.11 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测试 | 第29页 |
2.12 显微镜观察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61页 |
3.1 ENR 基体中AC 发泡剂的分解特性研究 | 第30-40页 |
3.1.1 发泡剂AC 分解产物的判定 | 第30-34页 |
3.1.2 ZnO 对AC 分解温度的影响 | 第34-37页 |
3.1.3 ZnSt 对AC 分解温度的影响 | 第37-39页 |
3.1.4 复配体系对AC 分解温度的影响 | 第39页 |
3.1.5 DCP 对AC 分解温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 ENR 发泡材料的制备 | 第40-51页 |
3.2.1 胶料的硫化特性与发泡特性 | 第40-43页 |
3.2.2 工艺条件对ENR 发泡的影响 | 第43-45页 |
3.2.3 发泡助剂体系对发泡的影响 | 第45-47页 |
3.2.4 AC 用量对ENR 发泡的影响 | 第47-49页 |
3.2.5 DCP 用量对ENR 发泡的影响 | 第49页 |
3.2.6 泡孔形态观察与分析 | 第49-51页 |
3.3 ENR 发泡材料的压缩行为研究 | 第51-56页 |
3.3.1 压缩行为 | 第52-53页 |
3.3.2 能量吸收特性 | 第53-54页 |
3.3.3 吸能效率 | 第54-56页 |
3.3.4 DCP 含量对发泡材料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的影响 | 第56页 |
3.4 ENR/LDPE 共混物发泡材料的压缩回弹性能 | 第56-61页 |
4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