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豫西熊耳山地区牛头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15页
    1.1 选题依据第11页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1-13页
        1.2.1 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第11-12页
        1.2.2 矿床地质研究工作第12-13页
        1.2.3 存在问题第13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页
    1.4 完成工作量第13-15页
2 成矿地质背景第15-22页
    2.1 区域构造格架第15-18页
        2.1.1 近 EW 向断裂第15页
        2.1.2 NE 向断裂第15页
        2.1.3 NW 向断裂第15-18页
        2.1.4 近SN 向断裂第18页
    2.2 区域岩石建造第18-22页
        2.2.1 赋矿变质建造第18-19页
        2.2.2 中生代岩浆岩第19-22页
3 矿床地质特征第22-56页
    3.1 矿区岩石建造第22-41页
        3.1.1 赋矿岩石建造第22页
        3.1.2 岩浆岩建造第22-41页
    3.2 矿区构造格架第41-50页
        3.2.1 松里沟矿体第42-46页
        3.2.2 西岭矿体第46页
        3.2.3 沙土凹矿体第46-47页
        3.2.4 木耳沟矿体第47页
        3.2.5 小岭矿体第47-48页
        3.2.6 上庄矿体第48-49页
        3.2.7 构造时序第49-50页
    3.3 矿体特征第50-51页
        3.3.1 松里沟矿体第50页
        3.3.2 西岭矿体第50页
        3.3.3 沙土凹矿体第50-51页
        3.3.4 木耳沟矿体第51页
        3.3.5 小岭矿体第51页
        3.3.6 上庄矿体第51页
    3.4 矿石特征第51-52页
        3.4.1 矿石类型第51-52页
        3.4.2 矿石结构构造第52页
    3.5 矿石组分第52-53页
    3.6 蚀变矿化特征第53-55页
        3.6.1 钾化第53-54页
        3.6.2 硅化第54页
        3.6.3 绿泥石化与绿帘石化第54页
        3.6.4 碳酸盐化第54页
        3.6.5 黄铁矿化与黄铜矿化第54页
        3.6.6 辉钼矿化与方铅矿化第54-55页
    3.7 成矿阶段第55-56页
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第56-92页
    4.1 矿物地球化学第56-73页
        4.1.1 黄铁矿第56-61页
        4.1.2 石英第61-66页
        4.1.3 钾长石与方解石第66-67页
        4.1.4 成矿流体REE 模式第67-70页
        4.1.5 成矿热液类型第70-73页
    4.2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第73-81页
        4.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第73-74页
        4.2.2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原位成分分析第74-76页
        4.2.3 流体包裹体测温第76-80页
        4.2.4 流体包裹体密度第80-81页
        4.2.5 流体包裹体地质压力计第81页
    4.3 同位素地球化学第81-92页
        4.3.1 硫同位素组成与特征第81-83页
        4.3.2 氢氧同位素组成与特征第83-87页
        4.3.3 铅同位素组成与特征第87-92页
5 矿床成因模式第92-100页
    5.1 成矿时代第92页
    5.2 成矿物质来源第92-93页
    5.3 构造控矿规律与成矿期次第93-95页
    5.4 成矿模式第95-100页
        5.4.1 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第95-96页
        5.4.2 矿区构造岩浆成矿模式第96-100页
结论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附录第105-113页
个人简介第113页
参与项目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家界砂岩峰林世界地质公园岩溶洞穴发育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下一篇:惠州凹陷油气成藏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