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城市网络、地方网络论文

以节能降损为导向的城市配电网改造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1页
    1.1 选题的背景第7页
    1.2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7-8页
    1.3 国内配网降损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8-9页
    1.4 节能降损与配电网架结构改造的必要性和意义第9-10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0-11页
第二章 配网线损的概念和数学模型第11-19页
    2.1 线损的概念第11页
    2.2 线损的分类和构成第11-12页
        2.2.1 电能损失分类第11-12页
        2.2.2 电能损失的组成第12页
        2.2.3 线损管理中常用的几种统计线损率第12页
    2.3 线损管理的重要性与存在的问题第12-14页
        2.3.1 线损管理的重要性第12-13页
        2.3.2 线损管理存在的技术问题第13-14页
    2.4 线损分析中电力线路的参数和数学模型第14-18页
        2.4.1 电力线路的阻抗第14-15页
        2.4.2 有功损失第15-17页
        2.4.3 无功损失第17页
        2.4.4 电压损失第17-18页
    2.5 本文节能降损方法的主要理论依据第18-19页
第三章 降低线损的方法和原则第19-29页
    3.1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规划改造配网的基础第19-25页
    3.2 用地理信息系统寻找最优的负荷中心点第25-27页
        3.2.1 缩短供电半径是降低线损的关键第25页
        3.2.2 用空间分析确定最优负荷中心点区域的基础第25-26页
        3.2.3 用地理信息系统寻找最优负荷中心点主要思路第26-27页
    3.3 配网网架规划的实现原则第27-29页
        3.3.1 110kV 变电站规划要求第27页
        3.3.2 中压配电网规划要求第27-29页
第四章 配网规划和改造的实现第29-51页
    4.1 准备基础数据第29-30页
        4.1.1 整合市区街图做市区拓扑图第29页
        4.1.2 做道路层的拓扑处理第29-30页
    4.2 确定主要负荷集中点第30-32页
        4.2.1 负荷集中点的确定方法第30-31页
        4.2.2 在拓扑网上设置主要负荷点第31-32页
    4.3 编程确定最优负荷中心区域第32-39页
        4.3.1 程序设计流程第32-33页
        4.3.2 规划区域内建立点阵数据库第33-35页
        4.3.3 以区域点阵点集进行空间分析第35-39页
    4.4 三个不同区域内的点的分析第39-44页
        4.4.1 随机选取三个位于不同区域的电源点第39-40页
        4.4.2 分别对3 个电源点进行分析计算第40-44页
        4.4.3 优选结论第44页
    4.5 用潮流计算验证线损率第44-48页
        4.5.1 一般潮流计算方法第44-45页
        4.5.2 本文采用的计算依据及公式第45-46页
        4.5.3 第二个点的理论线损计算第46-47页
        4.5.4 计算结论第47-48页
    4.6 模拟规划线路与实际配电线路改造情况优劣比较第48-51页
第五章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送变电施工企业送电线路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下一篇:新型N-杂环卡宾催化剂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