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1.2.1 都市周报 | 第8-9页 |
1.2.2 报纸—读者互动 | 第9页 |
1.2.3 读者关系管理 | 第9-10页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研究价值 | 第10-11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2.1 国内报纸—读者互动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2 国内“报纸—读者互动能力/效果评估”要素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三章 《申江服务导报》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和原则推进报纸—读者互动 | 第13-30页 |
3.1 客户识别 | 第13-15页 |
3.2 客户差异化分析 | 第15-16页 |
3.3 与客户保持互动 | 第16-19页 |
3.4 调整产品或服务以满足每位客户的需要 | 第19-22页 |
3.5 客户流失管理 | 第22-23页 |
附:《申》报案例分析 | 第23-30页 |
案例1 申江电影盛宴:联名品牌活动加深策略客户渗透率 | 第23-26页 |
案例2 征婚交友:人间鹊桥—让爱作主—荐男女 | 第26-28页 |
案例3“申报魅领”活动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报纸—读者互动能力/效果评估”要素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分析 | 第30-38页 |
4.1 读者满意度调查 | 第30-31页 |
4.2 “报纸—读者互动效果评估”要素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分析 | 第31-35页 |
4.3 “报纸—读者互动能力评估”要素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分析 | 第35-38页 |
4.4 读者关系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 第38页 |
第五章 成功经验、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 | 第38-43页 |
5.1 成功经验 | 第38-40页 |
5.1.1 建设读者关系管理数据库,加强读者识别功能 | 第39页 |
5.1.2 开发丰富多样的读者互动手段、方式和渠道 | 第39页 |
5.1.3 联手企业和品牌,增加读者互动接触点 | 第39-40页 |
5.1.4 始终关注调查与评估,以读者调查来改进实际工作 | 第40页 |
5.2 不足之处 | 第40-41页 |
5.2.1 读者资料更新 | 第40页 |
5.2.2 读者差异分析 | 第40页 |
5.2.3 流失读者管理 | 第40-41页 |
5.2.4 “报纸—读者互动能力/效果”的评估 | 第41页 |
5.3 改进建议 | 第41-43页 |
5.3.1 建立更为细致准确的读者数据库并及时更新 | 第41-42页 |
5.3.2 区分核心读者,给予更大的关注和更多的服务 | 第42页 |
5.3.3 对报纸流失的读者进行管理 | 第42-43页 |
5.3.4 建立更为科学和细致的读者满意度调查 | 第43页 |
5.3.5 建设和维护“报纸—读者互动能力/效果评估”要素配置模式 | 第4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3-45页 |
6.1 主要工作与结果回顾 | 第43-44页 |
6.2 局限性 | 第44页 |
6.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44-45页 |
注释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