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未成年人指定辩护制度概述 | 第8-16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指定辩护的基本含义 | 第8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指定辩护的依据 | 第8-16页 |
一、未成年人指定辩护的特点 | 第8-12页 |
二、未成年人指定辩护的价值分析 | 第12-16页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指定辩护的现行规定 | 第16-21页 |
第一节 现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 第16页 |
一、首次确立了未成年人指定辩护制度 | 第16页 |
二、指定辩护的时间范围较窄 | 第16页 |
第二节 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 第16-19页 |
一、明确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方针和原则 | 第17页 |
二、法律援助适用阶段扩展 | 第17-18页 |
三、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确立 | 第18-19页 |
四、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 第19页 |
第三节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之预测 | 第19-21页 |
一、指定辩护案件数量激增 | 第19-20页 |
二、指定辩护律师的工作量将增加 | 第20页 |
三、庭审中控辩双方的对抗性加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人指定辩护制度的不足 | 第21-27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指定辩护制度存在问题 | 第21-23页 |
一、指定辩护律师责任心不强导致指定辩护效果不佳 | 第21-22页 |
二、法院对指定辩护重视度严重不足 | 第22页 |
三、法庭教育的重视度不足 | 第22-23页 |
四、指定辩护未涵盖开庭时已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 | 第23页 |
第二节 指定辩护制度存在问题之原因探析 | 第23-27页 |
一、观念上的偏差 | 第23-24页 |
二、价值取向上的偏颇 | 第24页 |
三、制度架构上的缺陷 | 第24-26页 |
四、实证层面的担忧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继续完善未成年人指定辩护制度 | 第27-39页 |
第一节 立法的完善 | 第27-34页 |
一、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法庭 | 第27页 |
二、律师会见问题的规定 | 第27-28页 |
三、会见不被监听权 | 第28-29页 |
四、律师辩护豁免权的问题 | 第29页 |
五、侦查阶段的律师调查取证权 | 第29-30页 |
六、律师的在场权问题 | 第30-31页 |
七、程序性救济渠道问题 | 第31-32页 |
八、法庭教育的问题 | 第32-33页 |
九、未成年被告人拒绝指定辩护的问题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新《刑事诉讼法》实践操作之完善 | 第34-39页 |
一、完善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机构的相互衔接 | 第34-35页 |
二、将法律援助律师值班点开设到公、检、法部门以及看守所 | 第35页 |
三、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专用援助通道 | 第35-36页 |
四、建立对指定辩护的有效评价和监督机制 | 第36-37页 |
五、增加对法律援助事业的经费投入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附件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