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糯玉米主要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前言第10-17页
    1.1 糯玉米研究进展概况第10-13页
    1.2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学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3 关于糯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研究进展第15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第2章 材料和方法第17-21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17-18页
        2.1.1 试验材料第17页
        2.1.2 试验设计第17-18页
    2.2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第18-21页
        2.2.1 混合分布的一般理论第18-20页
        2.2.2 两个亲本杂交组合6个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第20-21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21-71页
    3.1 糯玉米淀粉粘度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21-26页
    3.2 糯玉米产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26-55页
        3.2.1 穗长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26-31页
        3.2.2 穗粗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31-37页
        3.2.3 行粒数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37-42页
        3.2.4 百粒重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42-47页
        3.2.5 单穗粒重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47-53页
        3.2.6 秃尖长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53-55页
    3.3 糯玉米株型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55-71页
        3.3.1 株高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55-60页
        3.3.2 穗位高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60-65页
        3.3.3 茎粗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65-71页
第4章 结论第71-75页
    4.1 糯玉米淀粉粘度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71页
    4.2 糯玉米产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果第71-73页
    4.3 糯玉米株型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73-75页
第5章 讨论第75-77页
    5.1 植物数量性状混合遗传分析模型的优缺点第75页
    5.2 糯玉米主要性状在利用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时遇到若干问题第75-76页
    5.3 关于糯玉米育种的研究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调查以桦甸和农安为例
下一篇:用报告基因和嫁接系统研究棉花抗黄萎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