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15页 |
1.1.1 绿色建筑全球化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 第12-13页 |
1.1.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 | 第13-14页 |
1.1.3 陕西省绿色建筑发展的挑战与契机 | 第14-15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课题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对比研究 | 第18-35页 |
2.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概述 | 第18-21页 |
2.1.1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1.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概念及内涵 | 第18-19页 |
2.1.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内容 | 第19-21页 |
2.1.4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评价机制 | 第21页 |
2.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国外典型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 第21-33页 |
2.2.1 建立机构的对比分析 | 第21-23页 |
2.2.2 认证程序的对比分析 | 第23-25页 |
2.2.3 评价工具的对比分析 | 第25-29页 |
2.2.4 评价内容的对比分析 | 第29-33页 |
2.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优缺点 | 第33-34页 |
2.3.1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优点 | 第33-34页 |
2.3.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缺点 | 第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 | 第35-51页 |
3.1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地方性发展研究 | 第35-39页 |
3.1.1 国内地方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政策的发展研究 | 第35-37页 |
3.1.2 国内地方性绿色建筑认证项目的发展研究 | 第37-39页 |
3.2 国内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研究 | 第39-50页 |
3.2.1 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标为基础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 | 第39-44页 |
3.2.2 以星级绿色建筑划分为基础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 | 第44-46页 |
3.2.3 以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划分为基础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 | 第46-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对《陕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细则》框架结构的分析研究 | 第51-63页 |
4.1 对《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和《陕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的概述 | 第51-52页 |
4.2 “技术细则”与“实施细则”的对比研究 | 第52-57页 |
4.2.1 绿色建筑等级划分项数要求的对比研究 | 第52-55页 |
4.2.2 绿色建筑指标权重上的对比研究 | 第55-56页 |
4.2.3 绿色建筑评价项内容上的对比研究 | 第56-57页 |
4.2.4 技术支撑材料要求上的对比研究 | 第57页 |
4.3 “实施细则”与其他地方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比研究 | 第57-60页 |
4.3.1 《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特点介绍 | 第58-59页 |
4.3.2 《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特点介绍 | 第59页 |
4.3.3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特点介绍 | 第59-60页 |
4.4 “实施细则”在框架结构上的问题分析及修订建议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陕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细则》条文分析及研究 | 第63-88页 |
5.1 “实施细则”控制项条文与相关建筑规范条文的对比研究 | 第63-71页 |
5.1.1 居住建筑部分控制项条文与相关建筑规范条文的对比研究 | 第63-68页 |
5.1.2 公共建筑部分控制项条文与相关建筑规范条文的对比研究 | 第68-71页 |
5.2 基于“实施细则”的项目自评估分析 | 第71-85页 |
5.2.1 项目基本情况 | 第71-73页 |
5.2.2 项目自评估前提 | 第73-74页 |
5.2.3 项目绿色建筑自评估概述 | 第74-84页 |
5.2.4 项目绿色建筑自评估结果 | 第84-85页 |
5.3 基于项目自评估的“实施细则”条文问题分析及修订建议 | 第85-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88-91页 |
6.1 论文结论 | 第88-90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