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导论第9-15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13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0-11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1-13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3-15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创新点第14-15页
第2章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史第15-20页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阶段(1938-1955)第15页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初步发展与高潮阶段(1955-1980)第15-16页
     ·初步发展阶段(1955-1965)第15-16页
     ·高潮阶段(1965-1980)第16页
   ·农村合作医疗的衰退阶段(1980-1991)第16-17页
   ·农村合作医疗的恢复与重建阶段(1991-2002)第17-18页
   ·农村合作医疗的创新阶段(2002-至今)第18-20页
第3章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及现状特点第20-25页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背景及实施现状第20-22页
     ·我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体后不能恢复与重建的原因第20-21页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现状第21-22页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第22-23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比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更为广泛第22页
     ·政府职责进一步明确,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持力度加大第22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既保大病,又保小病的医疗保障模式第22-23页
     ·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层次第23页
     ·提高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自主权第23页
     ·参合医疗服务机构的形式更具多样化第23页
   ·我国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第23-25页
     ·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第23-24页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24页
     ·有利于促进农村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第24-25页
第4章 信息不对称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体间的博弈分析第25-36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5-26页
     ·信息不对称第25页
     ·道德风险第25-26页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主体的分析第26-30页
     ·关于"参合"农民问题的分析第26-28页
     ·关于定点医疗机构问题的分析第28-29页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管方及经办机构的分析第29-30页
   ·"参合"农民与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行为博弈第30-33页
     ·"参合"农民与医生的博弈第31页
     ·定点医院与医生的博弈第31-32页
     ·小结第32-33页
   ·定点农村医疗机构与政府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行为博弈第33-36页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第33-34页
     ·地方政府与医院的博弈第34页
     ·小结第34-36页
第5章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6-41页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国际比较第36-39页
     ·免费医疗保障模式第36页
     ·社会医疗保障模式第36-37页
     ·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第37-38页
     ·社区合作医疗保障模式第38页
     ·储蓄医疗保障模式第38-39页
   ·国外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启示第39-41页
     ·政府主导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39页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障配套制度第39页
     ·引入竞争机制,将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第39页
     ·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广覆盖第39-41页
第6章 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体间问题的对策第41-45页
   ·调动农民参合的积极性第41-42页
     ·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加大对门诊治疗的补偿力度第41页
     ·实行东西部地区差额缴费标准,对特殊人群发放"特保卡"免费进行医治第41-42页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第42页
   ·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第42-43页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体系的监管第42-43页
     ·加强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第43页
   ·强化政府在新农合制度建设中的责任第43-45页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新农合的宣传,减少筹资成本第43页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后记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危机时代下的我国机械行业贸易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论作为经济行动规律的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