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1.1 引言 | 第13-16页 |
1.2 桁架结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0页 |
1.2.1 冷弯薄壁型钢桁架主要组成形式 | 第16-19页 |
1.2.2 冷弯薄壁型钢桁架的计算方法及受力性能 | 第19-2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 | 第20-26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0-23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3-26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30页 |
1.4.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之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有限元数值分析 | 第30-45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31-33页 |
2.2.1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31-32页 |
2.2.2 材料特性输入 | 第32-33页 |
2.2.3 几何非线性 | 第33页 |
2.2.4 求解及收敛准则 | 第33页 |
2.3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3-39页 |
2.3.1 主刚架模型 | 第34-36页 |
2.3.2 划分网格 | 第36-37页 |
2.3.3 边界条件的确定、位移约束及荷载的施加 | 第37-38页 |
2.3.4 初始缺陷的施加 | 第38-39页 |
2.4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有限元分析 | 第39-43页 |
2.4.1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有限元结果 | 第39-42页 |
2.4.2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2.5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极限状态分析研究 | 第45-64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跨高比对刚架承载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 刚架梁坡度对刚架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 弦杆和腹杆厚度对刚架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48-51页 |
3.5 钢材级别对刚架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51-53页 |
3.6 杆件截面形式对刚架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53-54页 |
3.7 水平荷载对刚架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54-62页 |
3.7.1 水平荷载对刚架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 | 第55-58页 |
3.7.2 水平荷载对刚架变形的影响分析 | 第58-60页 |
3.7.3 竖向荷载对刚架侧移的影响分析 | 第60-62页 |
3.8 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稳定分析 | 第64-78页 |
4.1 引言 | 第64-65页 |
4.2 结构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65-67页 |
4.2.1 平衡分岔失稳 | 第65-66页 |
4.2.2 极值点失稳 | 第66-67页 |
4.3 桁架式门式刚架稳定的分析方法 | 第67-77页 |
4.3.1 弹性稳定有限元分析 | 第67-70页 |
4.3.2 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70-77页 |
4.4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双肢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78-83页 |
5.1 引言 | 第78-79页 |
5.2 双肢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桁架有限元分析 | 第79-82页 |
5.2.1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桁架有限元结果 | 第79-81页 |
5.2.2 桁架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 | 第81-82页 |
5.3 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设计方法的研究 | 第83-96页 |
6.1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试设计 | 第83-89页 |
6.1.1 荷载组合效应 | 第83-84页 |
6.1.2 薄壁刚架变形限值的规定 | 第84-85页 |
6.1.3 桁架式门式刚架结构体系及结构布置 | 第85-86页 |
6.1.4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的构造 | 第86-89页 |
6.2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门式刚架的计算 | 第89-95页 |
6.2.1 设计条件及假定 | 第89页 |
6.2.2 有效截面面积 Ae 的计算 | 第89-91页 |
6.2.3 桁架式冷弯薄壁型钢的计算 | 第91-95页 |
6.3 小结 | 第95-96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96-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