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基于公共利益的大中城市居住地块开发强度绩效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7页
    1.2 题目及相关概念释义第17-25页
        1.2.1 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因子第17-20页
        1.2.2 居住地块第20-22页
        1.2.3 开发强度绩效第22-25页
    1.3 研究目的第25-26页
    1.4 研究意义第26-29页
    1.5 研究方法第29-30页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30-33页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评述第33-57页
    2.1 开发强度控制与控制方法第33-39页
        2.1.1 西方住宅建设发展历程与开发强度控制第33-36页
        2.1.2 控规中与开发强度绩效相关的开发强度控制方法第36-39页
    2.2 开发强度评估与评估方法第39-47页
        2.2.1 西方规划评估发展历程与评估方法第39-43页
        2.2.2 国内的开发强度评估与评估方法第43-47页
    2.3 城市规划中“绩效”的引入与“绩效”的方法第47-55页
        2.3.1 城市规划中“绩效”的引入与发展第47-50页
        2.3.2 “绩效”的方法第50-55页
    2.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3 居住地块公共利益缺失现象初判第57-89页
    3.1 公共利益因子筛选第57-68页
        3.1.1 公共利益因子的选取标准与方法第57-59页
        3.1.2 公共利益因子的基本类型第59-63页
        3.1.3 公共利益因子的细分与分层第63-68页
    3.2 研究样本的选取第68-79页
        3.2.1 案例城市基本状况第68-72页
        3.2.2 案例城市新区基本状况第72-75页
        3.2.3 居住地块样本的选取第75-79页
    3.3 案例居住地块当前开发控制状况调查第79-87页
        3.3.1 案例基本情况分析第79-84页
        3.3.2 开发强度指标初判第84-87页
    3.4 本章小结第87-89页
4 基于地块层面公共利益因子的开发强度“值域化”模型构建第89-129页
    4.1 住宅建筑日照因子第89-104页
        4.1.1 住宅建筑日照的控制要求与控制方法第89-95页
        4.1.2 住宅建筑日照与容积率配建关系的计算方法第95-97页
        4.1.3 “住宅建筑日照——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第97-101页
        4.1.4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第101-104页
    4.2 组团绿地因子第104-114页
        4.2.1 组团绿地的配建要求第105-107页
        4.2.2 “组团绿地——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第107-111页
        4.2.3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第111-114页
    4.3 停车位因子第114-127页
        4.3.1 住宅停车位配建的要求第114-116页
        4.3.2 住宅停车位配建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限定第116-121页
        4.3.3 “停车位——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第121-125页
        4.3.4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第125-127页
    4.4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5 基于片区层面公共利益因子的开发强度“值域化”模型构建第129-171页
    5.1 小学因子第129-143页
        5.1.1 小学的配建要求第129-131页
        5.1.2 “小学——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第131-133页
        5.1.3 “小学——容积率”单因子实效模型构建第133-136页
        5.1.4 “小学——容积率”单因子理论模型构建第136-141页
        5.1.5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第141-143页
    5.2 中学因子第143-155页
        5.2.1 中学的配建要求第143-145页
        5.2.2 “中学——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第145-146页
        5.2.3 “中学——容积率”单因子实效模型构建第146-148页
        5.2.4 “中学——容积率”单因子理论模型构建第148-153页
        5.2.5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第153-155页
    5.3 医院因子第155-169页
        5.3.1 医院的配建要求第155-158页
        5.3.2 “医院——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第158-159页
        5.3.3 “医院——容积率”单因子实效模型构建第159-163页
        5.3.4 “医疗设施——容积率”单因子理论模型构建第163-167页
        5.3.5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第167-169页
    5.4 本章小结第169-171页
6 公共利益单因子影响下的开发强度绩效的分析第171-227页
    6.1 开发强度绩效的衡量与表达方法第171-173页
    6.2 地块层面公共利益因子影响下的绩效分析第173-191页
        6.2.1 基于住宅建筑日照因子的绩效分析第173-179页
        6.2.2 基于组团绿地因子的绩效分析第179-185页
        6.2.3 基于停车位因子的绩效分析第185-191页
    6.3 片区层面公共利益因子影响下的绩效分析第191-225页
        6.3.1 基于小学因子的绩效分析第192-204页
        6.3.2 基于中学因子的绩效分析第204-215页
        6.3.3 基于医院因子的绩效分析第215-225页
    6.4 本章小结第225-227页
7 开发强度的综合绩效与“值域化”第227-245页
    7.1 已建居住地块开发强度当前绩效的综合评价第227-237页
        7.1.1 基于地块层面公共利益因子的绩效评价第227-231页
        7.1.2 基于片区层面公共利益因子的绩效评价第231-233页
        7.1.3 综合绩效评价第233-237页
    7.2 期望绩效下的开发强度“值域化”第237-243页
        7.2.1 理想状态下的容积率“值域化”第237-241页
        7.2.2 基于“值域化”的典型样本容积率调整分析第241-243页
    7.3 本章小结第243-245页
8 结语第245-253页
    8.1 研究的重要结论第245-248页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第248-253页
致谢第253-255页
参考文献第255-271页
图表目录第271-279页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79-281页
附录 1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备选样本指标统计图一第281-283页
附录 2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备选样本指标统计表一第283-291页
附录 3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备选样本指标统计图二第291-293页
附录 4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备选样本指标统计表二第293-303页
附录 5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典型样本指标统计表一第303-309页
附录 6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典型样本指标统计表二第309-313页
附录 7 西安市高新区研究区域内的小学及其服务范围对应的居住地块一览表第313-317页
附录 8 西安市高新区研究区域内的中学及其服务范围对应的居住地块一览表第317-321页
附录 9 西安市高新区研究区域内的医疗卫生设施及其服务范围对应的居住地块一览表第321-324页

论文共3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管股权激励、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
下一篇:我国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基本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