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逻辑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逻辑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价值界定 | 第15-20页 |
·企业的概念 | 第15页 |
·商业银行价值概念界定 | 第15-20页 |
·账面价值 | 第16页 |
·公允市场价值 | 第16-17页 |
·市场价值 | 第17页 |
·内在价值 | 第17-18页 |
·清算价值或持续经营价值 | 第18页 |
·本文对商业银行的价值定位 | 第18-20页 |
3.商业银行及其价值评估的特点 | 第20-31页 |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第20-23页 |
·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 | 第20-21页 |
·商业银行业务的特殊性 | 第21页 |
·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特殊性 | 第21页 |
·商业银行的严格监管特殊性 | 第21-22页 |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殊性 | 第22-23页 |
·商业银行具有特许权价值(Franchise Value) | 第23页 |
·传统银行价值评估方法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局限性 | 第23-31页 |
·资本成本法 | 第24-25页 |
·市场法 | 第25-26页 |
·收益法 | 第26-28页 |
·期权定价模型 | 第28-29页 |
·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比较 | 第29-31页 |
4.剩余收益模型(RIM) | 第31-45页 |
·剩余收益的含义 | 第31页 |
·剩余收益评估模型 | 第31-34页 |
·剩余收益模型基本形式 | 第34-35页 |
·剩余收益评估模型的优点以及缺点 | 第35-37页 |
·剩余收益评估模型的优点 | 第36-37页 |
·剩余收益评估模型的缺点 | 第37页 |
·我国商业银行运用剩余收益模型的合理性 | 第37-38页 |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改进 | 第38-45页 |
·续存价值CV_T计算 | 第39-41页 |
·剩余收益RI的计算 | 第41-45页 |
5.剩余收益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45-62页 |
·公司简介 | 第45-46页 |
·选择浦发商业银行作为评估公司的理由 | 第46页 |
·数据分析 | 第46-62页 |
·主营业务收入 | 第46-48页 |
·资产利用率AU_t | 第48-49页 |
·净利润率PM_t | 第49-51页 |
·权益乘数EM | 第51-52页 |
·要求的权益报酬率r | 第52-53页 |
·历史RI分析及2009—2011年RI预测 | 第53-54页 |
·浦发银行价值估值及分析 | 第54-58页 |
·估值结果与市值比较 | 第58-59页 |
·结论以及建议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