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方法与框架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本文框架 | 第21-22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2.开放式偏股型基金概述 | 第23-30页 |
·开放式基金概述 | 第23-25页 |
·开放式基金的概念 | 第23页 |
·开放式基金的分类 | 第23-25页 |
·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的优点 | 第25-26页 |
·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的风险 | 第26-28页 |
·我国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的发展状况 | 第28-30页 |
3.绩效评价的方法体系 | 第30-43页 |
·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绩效评价方法介绍 | 第30-41页 |
·未调整风险的收益评价方法 | 第30-31页 |
·风险调整绩效评价方法 | 第31-36页 |
·基金择时选股能力评价方法 | 第36-38页 |
·基金绩效持续性分析方法 | 第38-41页 |
·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绩效评价方法体系的构建 | 第41-43页 |
4.研究样本及数据说明 | 第43-48页 |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43-45页 |
·市场基准组合的构建 | 第45-46页 |
·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 | 第46-47页 |
·数据来源说明 | 第47-48页 |
5.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48-58页 |
·基金风险调整前绩效评价 | 第48-49页 |
·风险调整前绩效评价指标 | 第48页 |
·实证结果 | 第48-49页 |
·基金的风险调整绩效评价 | 第49-54页 |
·基金的风险评价指标 | 第49-50页 |
·基金的风险调整绩效评价指标 | 第50-51页 |
·实证结果 | 第51-54页 |
·基金的择时选股能力评价 | 第54-57页 |
·基金择时选股能力评价模型 | 第54-55页 |
·实证结果 | 第55-57页 |
·基金的绩效持续性评价 | 第57-58页 |
·绩效持续性评价方法 | 第57页 |
·实证结果 | 第57-58页 |
6.结论及不足 | 第58-60页 |
·实证结论 | 第58-59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 | 第65-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