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在参与中成长--以杭州市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为例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导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2.1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15-20页 |
2.1.1 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2 社会资本的理论发展 | 第16-20页 |
2.2 社区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20-25页 |
2.2.1 社区社会资本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2 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 | 第21-25页 |
3 社区参与影响社区社会资本构建的理论框架探析 | 第25-34页 |
3.1 社区参与影响社区社会资本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8页 |
3.1.1 理论可行性 | 第25-26页 |
3.1.2 实践可行性 | 第26-28页 |
3.2 社区参与影响社区社会资本的具体方式 | 第28-34页 |
3.2.1 分析框架 | 第28-29页 |
3.2.2 社区参与影响社区社会资本的显性维度 | 第29-31页 |
3.2.3 社区参与影响社区社会资本的隐性维度 | 第31-34页 |
4 社区社会资本的构建:垃圾分类回收的逻辑与行动 | 第34-51页 |
4.1 垃圾分类回收的实践与社会资本构建 | 第34-51页 |
4.1.1 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 | 第34-40页 |
4.1.2 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街道石灰桥社区 | 第40-44页 |
4.1.3 维度的共性与差异 | 第44-47页 |
4.1.4 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发展 | 第47-49页 |
4.1.5 案例小结 | 第49-51页 |
5 推进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构建的路径探索 | 第51-56页 |
5.1 发挥多元主体的参与效应 | 第51页 |
5.2 积极拓展社区参与内容 | 第51-52页 |
5.3 促进社区参与形式的多样化 | 第52-53页 |
5.4 推动社区自组织的建设 | 第53页 |
5.5 重视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 第53-54页 |
5.6 广泛利用媒体的宣传效应 | 第54-56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