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利用川香29B/Lemont重组自交系分析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基础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研究第10-14页
   ·外观品质性状的评价标准第10-11页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遗传分析第11-14页
     ·稻米粒形第11-12页
       ·稻米粒长、粒宽和粒厚的遗传分析第11-12页
       ·稻米垩白第12页
       ·粒重第12页
     ·外观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第12-14页
2 数量性状(QTL)定位研究第14-27页
   ·数量性状的特点第14页
   ·QTL 作图群体第14-15页
   ·QTL 定位(QTL mapping)方法第15-16页
     ·单标记分析法(One marker analysis)第15页
     ·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第15-16页
     ·复合区间作图法第16页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研究中利用的分子标记第16-18页
     ·分子标记类型第17-18页
     ·SSR 分子标记第18页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QTL 研究进展第18-27页
     ·品质性状与环境的关系第19-20页
     ·水稻外观品质QTL 定位的结果第20-21页
       ·粒形第20页
       ·垩白第20-21页
     ·粒重第21-27页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4 材料和方法第28-34页
   ·实验材料第28页
   ·田间试验第28页
   ·外观品质性状调查第28-29页
     ·粒长、粒宽、粒厚的考查方法第28-29页
     ·千粒重的考查方法第29页
     ·垩白率的考查方法第29页
   ·统计分析第29页
   ·DNA 的提取和SSR 分析第29-34页
     ·DNA 的提取方法第29-30页
       ·DNA 浓度及质量的检测第30页
     ·SSR-PCR 反应体系和电泳检测第30-33页
       ·PCR 分析第30-31页
       ·PCR 产物检测第31-33页
     ·基因型数据记录第33页
     ·构建QTLs 图谱第33页
     ·QTL 定位与基因效应分析第33-34页
5 结果与分析第34-51页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表型值分析第34-38页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第38-40页
   ·遗传图谱构建第40-43页
   ·外观品质性状的 QTL 定位分析第43-51页
     ·海南实验点稻米品质性状的 QTL 分析第43-44页
       ·谷粒长的QTLs 分析第43页
       ·谷粒宽的 QTLs 分析第43页
       ·谷粒厚的 QTLs 分析第43页
       ·千粒重的 QTLs 分析第43-44页
       ·垩白率的 QTLs 分析(图5.4)第44页
       ·长宽比的 QTLs 分析第44页
     ·成都实验点稻米品质性状的 QTL 分析第44-48页
       ·谷粒长的 QTLs 分析第44页
       ·谷粒宽的 QTLs 分析第44页
       ·谷粒厚的 QTLs 分析第44-45页
       ·千粒重的 QTLs 分析第45页
       ·垩白率的 QTLs 分析(图5.5)第45页
       ·长宽比的QTLs 分析第45-48页
     ·两环境中QTL 定位结果比较第48-51页
6 讨论第51-57页
   ·QTL 的多效性第51-52页
   ·环境与 QTL 定位第52-53页
   ·与前人结果比较第53-55页
     ·粒长第53页
     ·粒宽第53-54页
     ·粒厚第54页
     ·千粒重第54页
     ·垩白率第54-55页
     ·长宽比第55页
   ·川香29B 与 Lemont 外观品质遗传基础的比较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抗条锈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5抗病反应中蛋白质组及相关生理活性物质比较研究
下一篇:小麦叶片胞间液蛋白的分离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