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典型农家乐植物组成及其景观重要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农家乐旅游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农家乐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研究方案 | 第18-2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8页 |
·调查地概况 | 第18-20页 |
·锦江区三圣乡"五朵金花" | 第18-19页 |
·郫县农科村 | 第19页 |
·成都市北湖公园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植物群落调查与统计 | 第20-21页 |
·农家乐旅游问卷调查 | 第21-24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3 成都市农家乐植物组成及其数量特征研究 | 第25-36页 |
·植物科属组成 | 第25-33页 |
·树木径阶结构比较分析 | 第33页 |
·树木高阶结构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群落外貌特征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4 成都市农家乐植被群落多样性及其数量分类与排序 | 第36-43页 |
·不同农家乐植物配置多样性 | 第36-37页 |
·不同区域农家乐乔木植物多样性 | 第36页 |
·不同区域农家乐灌木植物多样性 | 第36-37页 |
·不同区域农家乐草本植物多样性 | 第37页 |
·农家乐优势种 | 第37-38页 |
·农家乐乔木数量分类与排序 | 第38-40页 |
·农家乐乔木层分类 | 第38-40页 |
·农家乐乔木层排序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3页 |
5 基于AHP法的植物景观重要程度研究 | 第43-55页 |
·农家乐游客属性及出游特征研究 | 第43-49页 |
·年龄结构分析 | 第43页 |
·性别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职业类型分析 | 第44页 |
·月收入水平分析 | 第44-45页 |
·受教育程度分析 | 第45-46页 |
·游客来源分析 | 第46页 |
·选择的交通工具分析 | 第46-47页 |
·通向景区的交通状况评价 | 第47-48页 |
·人均日消费水平分析 | 第48页 |
·植物景观与潜在消费意向关系研究 | 第48-49页 |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 第49-50页 |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 第49页 |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影响因素与游客特征相关性分析 | 第49-50页 |
·游客对植物景观需求的分析研究 | 第50-54页 |
·各个植物景观权重赋值区间的游客比例 | 第50页 |
·不同年龄层次游客对植物景观的需求 | 第50-51页 |
·不同性别游客对植物景观的需求 | 第51页 |
·不同职业游客对植物景观的需求 | 第51-52页 |
·不同收入水平对植物景观的需求 | 第52页 |
·不同受教育程度游客对植物景观的需求 | 第52-53页 |
·不同消费水平游客对植物景观的需求 | 第53页 |
·植物景观重要性与潜在消费意向的关系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问题 | 第56页 |
·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表1 农家乐植物群落调查样地编号表 | 第63-65页 |
附表2 成都市农家乐调查问卷表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