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山东省区域碳排放实证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0 绪论第10-19页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0.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0.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0.2.1 国外部分第13-14页
        0.2.2 国内部分第14-18页
    0.3 研究内容第18页
    0.4 研究方法第18-19页
    0.5 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19页
1. 碳排放研究的经济学理论概述第19-24页
    1.1 公共物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第19-20页
        1.1.1 公共物品理论第19-20页
        1.1.2 外部性理论第20页
    1.2 资源稀缺假设第20-21页
    1.3 经济效率与市场失灵理论第21页
    1.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22页
    1.5 污染避难天堂假说第22页
    1.6 节能减排的相关工具介绍第22-24页
        1.6.1 庇古税第22-23页
        1.6.2 科斯定理第23页
        1.6.3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第23-24页
2 山东省实施节能减排的必要性第24-26页
    2.1 能源供需平衡紧张,传统能源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第24页
    2.2 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第24-25页
    2.3 节能减排是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第25页
    2.4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第25-26页
3 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分析第26-39页
    3.1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常用计算方法第26页
    3.2 本研究所采用方法与数据来源第26页
    3.3 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分析第26-39页
        3.3.1 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第26-30页
        3.3.2 山东省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第30页
        3.3.3 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第30-32页
        3.3.4 山东省各产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第32-33页
        3.3.5 二氧化碳生产力的分析第33页
        3.3.6 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存在的问题第33-39页
4 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39-46页
    4.1 模型与测算第39-40页
    4.2 二氧化碳排放与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第40-41页
    4.3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 GDP 之间的关系第41页
    4.4 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口情况的相关性分析第41-43页
    4.5 二氧化碳排放与城市化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3-44页
    4.6 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与能源消费量的相关性分析第44-45页
    4.7 人均二氧化碳与每人生活能源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5-46页
5 对策建议第46-48页
    5.1 确立和扶持区域差异化的低碳化发展道路第46页
    5.2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第46-47页
    5.3 扩大碳汇第47页
    5.4 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第47页
    5.5 倡导低碳消费,塑造低碳生活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个人简历第52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耕地产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评价--以河北省肃宁县为例
下一篇:城市土地资产运营过程中土地供求状况分析--以重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