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前言 | 第8页 |
1.1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 第8-12页 |
1.1.1 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8-9页 |
1.1.2 二氧化碳工业领域的应用 | 第9-12页 |
1.2 一氧化碳用途及市场前景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利用二氧化碳气化制一氧化碳合成气技术发展状况简介 | 第13-15页 |
1.3.1 国外利用二氧化碳气化制一氧化碳合成气技术发展状况 | 第13页 |
1.3.2 国内利用二氧化碳气化制一氧化碳合成气技术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1.4 气流床气化技术简介 | 第15页 |
1.4.1 气流床气化原理 | 第15页 |
1.4.2 气流床气化技术特点 | 第15页 |
1.5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5.1 选题的背景 | 第15-17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CO_2还原制取高浓度CO合成气研究 | 第18-28页 |
2.1 二氧化碳的氧化还原性分析 | 第18-19页 |
2.1.1 二氧化碳核外电子分布 | 第18-19页 |
2.2 二氧化碳气流床气化制高浓度一氧化碳合成气原理分析 | 第19-22页 |
2.2.1 气流床气化的主要过程及反应 | 第19-21页 |
2.2.2 热力学分析 | 第21-22页 |
2.3 影响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合成气因素分析 | 第22-28页 |
2.3.1 气化温度 | 第22-24页 |
2.3.2 气化压力 | 第24-25页 |
2.3.3 煤质及煤粉粒度 | 第25-26页 |
2.3.4 气化剂配比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合成气工艺过程优化研究 | 第28-40页 |
3.1 工艺说明及流程图 | 第28-34页 |
3.1.1 工艺说明 | 第28-30页 |
3.1.2 工艺流程图 | 第30-34页 |
3.2 主要设备介绍 | 第34-40页 |
3.2.1 煤粉给料器 | 第34页 |
3.2.2 物料喷射器 | 第34-36页 |
3.2.3 反应器 | 第36-37页 |
3.2.4 激冷短节 | 第37页 |
3.2.5 激冷式集渣罐 | 第37-38页 |
3.2.6 气体洗涤器 | 第38-39页 |
3.2.7 在线气体分析仪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合成气工艺试验研究 | 第40-54页 |
4.1 试验装置简介 | 第40-41页 |
4.2 原料规格 | 第41-43页 |
4.2.1 二氧化碳 | 第41页 |
4.2.2 氧气 | 第41页 |
4.2.3 氮气 | 第41页 |
4.2.4 煤粉 | 第41-43页 |
4.3 气化温度变化试验 | 第43-49页 |
4.3.1 原料进料量 | 第43-44页 |
4.3.2 试验操作条件 | 第44页 |
4.3.3 气化结果 | 第44-46页 |
4.3.4 气化指标 | 第46-47页 |
4.3.5 气化温度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 第47-49页 |
4.4 气化剂配比变化试验 | 第49-54页 |
4.4.1 原料进料量 | 第49页 |
4.4.2 试验操作条件 | 第49-50页 |
4.4.3 气化试验结果 | 第50-51页 |
4.4.4 气化指标 | 第51-52页 |
4.4.5 气化剂配比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5.2 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