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23页 |
1.1 禽流感流行现状 | 第9-11页 |
1.2 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征 | 第11-12页 |
1.3 禽流感病毒感染机制 | 第12-13页 |
1.4 流感病毒受体 | 第13-18页 |
1.4.1 流感病毒的受体结合的专一性 | 第14-15页 |
1.4.2 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第15-17页 |
1.4.3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人类中的唾液酸糖链的受体 | 第17-18页 |
1.5 H7N9 禽流感病毒 | 第18-19页 |
1.6 禽流感的疫苗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 | 第23-26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2 实验室所用药物 | 第23页 |
2.3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2.4 毒种 | 第24页 |
2.5 部分试剂的配制 | 第24-25页 |
2.6 引物 | 第25-26页 |
3 试验方法 | 第26-36页 |
3.1 ST3GAL Ⅰ 基因的扩增 | 第26页 |
3.2 重组质粒 PCDNA3.1-EGFP-ST3GAL Ⅰ 的构建 | 第26-29页 |
3.3 BHK-21 细胞的转染 | 第29-30页 |
3.4 抗性细胞克隆的筛选 | 第30页 |
3.4.1 G418 筛选浓度的确定 | 第30页 |
3.4.2 G418 筛选与阳性细胞克隆 | 第30页 |
3.5 抗性细胞克隆的鉴定 | 第30-32页 |
3.5.1 RT-PCR 鉴定 | 第30-32页 |
3.5.2 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32页 |
3.5.3 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32页 |
3.6 流式细胞仪检测Α-2,3、Α-2,6 在人工构建 BHK-21- ST3GALⅠ细胞中的表达 | 第32-33页 |
3.7 RE-5 、H9 亚型禽流感毒在 BHK-21-ST3GAL Ⅰ 细胞内的增殖情况 | 第33-36页 |
3.7.1 细胞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 第33页 |
3.7.2 细胞的外源因子检测 | 第33-34页 |
3.7.3 不同病毒含量接种对细胞培养病毒 HA 滴度的检测 | 第34-35页 |
3.7.4 普通胰酶、TPCK-胰酶对细胞培养病毒 HA 滴度的检测 | 第35页 |
3.7.5 Re-5 、H9 亚型禽流感毒在不同代次的 BHK-21-ST3Gal Ⅰ 细胞内的增殖情况 | 第35-36页 |
4 结果 | 第36-42页 |
4.1 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EGFP-ST3GA I 的构建 | 第36-37页 |
4.2 筛选培养基中 G418 浓度的选择 | 第37页 |
4.3 抗性细胞克隆的 PCR 和 RT-PCR 鉴定 | 第37页 |
4.4 抗性细胞克隆的荧光观察 | 第37-38页 |
4.5 流式细胞仪检测Α-2,3、Α-2,6 在人工构建 BHK-21- ST3GALⅠ细胞中的表达 | 第38-39页 |
4.6 RE-5 、H9 亚型禽流感毒在 BHK-21-ST3GAL Ⅰ 细胞内的增殖检测结果 | 第39-42页 |
4.6.1 细胞外源因子检验结果 | 第39-40页 |
4.6.2 不同病毒含量接种对细胞培养病毒 HA 滴度的检测 | 第40页 |
4.6.3 普通胰酶、TPCK-胰酶对细胞培养流感 HA 滴度影响的检测 | 第40-41页 |
4.6.4 Re-5 、H9 亚型禽流感毒在不同代次的 BHK-21-ST3Gal Ⅰ 细胞内的增殖情况 | 第41-42页 |
5 讨论 | 第42-46页 |
5.1 关于禽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应用 | 第42-43页 |
5.2 稳定表达 ST3GAL Ⅰ 的 BHK-21- ST3GALⅠ细胞株的构建 | 第43-44页 |
5.3 流式细胞仪检测Α-2,3、Α-2,6 在人工构建 BHK-21- ST3GALⅠ细胞中的表达 | 第44页 |
5.4 RE-5 、H9 亚型禽流感毒在 BHK-21-ST3GAL Ⅰ 细胞内的增殖检测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