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9-1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2 创新 | 第10页 |
2 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2.1 国外学者相关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2.2 国内学者相关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3 东北地区经济与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14-24页 |
3.1 东北地区自然地理总体状况 | 第14-15页 |
3.2 经济发展历程 | 第15-21页 |
3.3 金融业发展历程 | 第21-24页 |
4 东北地区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24-31页 |
4.1 模型选择 | 第24-26页 |
4.1.1 单位根检验 | 第24-25页 |
4.1.2 协整检验 | 第25页 |
4.1.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 第25-26页 |
4.1.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26页 |
4.2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26-27页 |
4.2.1 指标的选取 | 第26-27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27页 |
4.3 地区经济与金融业关联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27-31页 |
4.3.1 描述性分析 | 第27-28页 |
4.3.2 单位根检验 | 第28-29页 |
4.3.3 协整检验 | 第29页 |
4.3.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第29-30页 |
4.3.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0-31页 |
5 东北地区主要金融行业发展比较分析 | 第31-51页 |
5.1 地区金融业发展总量 | 第31-42页 |
5.1.1 银行业发展 | 第32-36页 |
5.1.2 证券业发展 | 第36-39页 |
5.1.3 保险业发展 | 第39-41页 |
5.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2页 |
5.2 地区金融结构 | 第42-46页 |
5.2.1 金融体系构成 | 第42-43页 |
5.2.2 融资结构 | 第43-45页 |
5.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5-46页 |
5.3 地区金融效能 | 第46-47页 |
5.3.1 金融机构效率 | 第46页 |
5.3.2 金融资产质量 | 第46-47页 |
5.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7页 |
5.4 地区金融深化程度 | 第47-51页 |
5.4.1 金融相关比率 | 第47-50页 |
5.4.2 经济货币化程度 | 第50-51页 |
5.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1页 |
6 东北地区金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6.1 立足当地经济,推动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 | 第52页 |
6.2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投融资结构 | 第52页 |
6.3 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提升市场的融资能力 | 第52页 |
6.4 加速东北地区金融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 第52页 |
6.5 继续深化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构建,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 | 第52页 |
6.6 积极引进区域外金融机构 | 第52-53页 |
6.7 相关机制的配合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