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1 外资并购的一般分析 | 第11-19页 |
1.1 外资并购的界定 | 第11-14页 |
1.1.1 外资并购的法律含义 | 第11-12页 |
1.1.2 外资并购的法律特征 | 第12-14页 |
1.2 我国外资并购的特点 | 第14-15页 |
1.3 我国外资并购的利弊分析 | 第15-19页 |
1.3.1 外资并购的积极影响 | 第15-16页 |
1.3.2 外资并购的消极影响 | 第16-19页 |
2 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的立法现状与问题 | 第19-26页 |
2.1 我国外资并购的反垄断立法现状 | 第19-21页 |
2.1.1 《反垄断法》对外资并购的规定 | 第19页 |
2.1.2 其他相关文件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规定 | 第19-21页 |
2.2 现阶段我国对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2.2.1 立法散乱、效力层级低 | 第22页 |
2.2.2 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不完善 | 第22-23页 |
2.2.3 外资并购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不完善 | 第23-24页 |
2.3 对外资并购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2.3.1 维护自由竞争机制,稳定市场经济根基 | 第24页 |
2.3.2 最大限度的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 | 第24页 |
2.3.3 我国民族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 第24-26页 |
3 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外国法考察 | 第26-33页 |
3.1 国外对外资并购反垄断的规定及评析 | 第26-29页 |
3.1.1 美国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 第26-27页 |
3.1.2 日本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 第27-28页 |
3.1.3 澳大利亚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 第28-29页 |
3.2 国外对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定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3页 |
3.2.1 对外资并购严格限制 | 第29-30页 |
3.2.2 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 | 第30页 |
3.2.3 体系化立法思想 | 第30-31页 |
3.2.4 应与本国经济水平相适应 | 第31-33页 |
4 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完善 | 第33-42页 |
4.1 外资并购立法的体系化 | 第33-36页 |
4.1.1 外资并购立法的基本构架 | 第33页 |
4.1.2 制定统一的外资并购基本法 | 第33-34页 |
4.1.3 以《反垄断法》为外资并购中间层法律规制的核心 | 第34-36页 |
4.1.4 制定和完善与外资并购相关的法律制度 | 第36页 |
4.2 完善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 第36-39页 |
4.2.1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的关系 | 第36-37页 |
4.2.2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构 | 第37-38页 |
4.2.3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标准 | 第38-39页 |
4.2.4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程序 | 第39页 |
4.3 完善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 | 第39-42页 |
4.3.1 完善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 第39-40页 |
4.3.2 建立一元的行政执法机构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