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浅水湖泊典型沉水植物附着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6页
        1.2.1 附着细菌丰度及多样性研究第10-11页
        1.2.2 附着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第11-12页
        1.2.3 影响附着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第12-14页
        1.2.4 附着细菌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8-2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2.2 样品的收集第19-20页
    2.3 水体理化指标测定第20页
    2.4 细菌DNA提取第20-22页
    2.5 高通量测序第22页
    2.6 T-RFLP分析第22-23页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3-24页
第三章 篦齿眼子菜典型生长阶段附着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第24-34页
    3.1 植物典型生长阶段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丰度变化特征第25-27页
    3.2 植物典型生长阶段细菌群落在属水平上丰度变化特征第27-30页
    3.3 植物典型阶段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第30-31页
    3.4 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PCA分析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不同沉水植物附着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第34-39页
    4.1 不同沉水植物附着细菌群落组成分析第34-36页
    4.2 不同沉水植物附着细菌多样性分析第36-37页
    4.3 不同沉水植物附着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分析第37-38页
    4.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不同湖泊金鱼藻附着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第39-48页
    5.1 两个湖泊细菌门水平上组成及丰度变化特征第40-42页
    5.2 两个湖泊细菌属水平上组成及丰度变化特征第42-44页
    5.3 两个湖泊附着细菌多样性比较第44-45页
    5.4 PCA分析两个湖泊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第45-46页
    5.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48-51页
    6.1 主要结论第48-50页
    6.2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田野考古发掘场景3D重建的点云数据处理方法
下一篇:大肠杆菌O157:H7和单增李斯特菌主要毒力因子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