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B的表位筛选与鉴定及糖蛋白D的真核表达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文献综述第11-17页
 第一章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及其疫苗研究进展第11-17页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第11-12页
   ·HSV-2 感染过程第12-13页
   ·HSV-2 与天然免疫第13页
   ·HSV-2 与获得性免疫第13-14页
   ·HSV-2 疫苗第14-15页
   ·问题及展望第15-17页
试验研究第17-53页
 第二章 单纯疱疹病毒(HSV)的培养、收获和病毒滴度的测定第17-21页
   ·材料第17-18页
     ·病毒、细胞第17页
     ·主要试剂第17页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17页
     ·常用试剂的配制第17-18页
   ·方法第18-19页
     ·Vero 细胞的复苏及培养第18页
     ·HSV-2 333 株在Vero 细胞中的培养与收获第18页
     ·HSV-2 333 株浓缩与纯化第18页
     ·HSV-2 333 株全病毒灭活及蛋白定量第18-19页
     ·HSV-2 病毒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的测定第19页
   ·结果第19-20页
     ·HSV-2 333 株感染Vero 细胞病变第19-20页
     ·灭活HSV-2 蛋白含量第20页
   ·讨论第20-21页
 第三章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B 表位的筛选鉴定第21-36页
   ·材料第21-22页
     ·病毒株与细胞第21页
     ·实验动物第21页
     ·主要试剂第21页
     ·主要仪器第21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1-22页
   ·方法第22-27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2-23页
     ·肽段合成第23页
     ·肽段的偶联第23页
     ·动物,免疫及血清收集第23页
     ·ELISA 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第23-24页
     ·ELISA 方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亚型第24页
     ·ELISA 方法检测血清中IL-4 和IL-10 水平第24页
     ·中和试验第24页
     ·表位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制备第24-25页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第25页
     ·HLA-A*0201 的结合活性试验第25-26页
     ·ELISPOT 方法检测小鼠脾脏细胞IFN-γ的分泌第26页
     ·FCM 检测表位肽诱发细胞杀伤作用第26页
     ·结果统计第26-27页
   ·结果第27-34页
     ·生物信息学预测表位结果第27-28页
     ·合成肽相关信息第28-29页
     ·ELISA 法检测B 细胞表位小鼠血清抗体效价第29页
     ·ELISA 法检测B 细胞表位小鼠血清抗体亚型效价第29-30页
     ·ELISA 方法检测血清中IL-4 和IL-10 水平第30-31页
     ·ELISOPT 检测抗体分泌型细胞第31页
     ·中和抗体水平检测第31-32页
     ·HLA-A*0201 的结合活性试验结果第32页
     ·ELISPOT 方法检测小鼠脾脏细胞IFN-γ的分泌第32-33页
     ·FCM 检测表位诱发细胞杀伤作用第33-34页
   ·讨论第34-36页
 第四章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 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第36-53页
   ·材料第36-39页
     ·病毒、菌种、细胞第36页
     ·质粒和引物第36-37页
     ·主要试剂第37页
     ·主要仪器第37-38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8-39页
   ·方法第39-47页
     ·HSV-2 333 株全DNA 的提取第39-40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HSV-2 gD 基因片段第40页
     ·目的片段的回收第40-41页
     ·双酶切供体质粒pFastBac? 和胶回收后的PCR 产物第41页
     ·目的片段与供体质粒pFastBacⅠ的连接第41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12 法)和连接产物的转化第41-42页
     ·菌落PCR 扩增目的片段检测重组质粒第42页
     ·重组克隆质粒的提取第42页
     ·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第42-43页
     ·重组质粒的测序第43页
     ·重组穿梭质粒Bacmid-gD 的构建、鉴定与提取第43页
     ·转化产物的鉴定第43页
     ·重组穿梭质粒Bacmid-gD(简称重组杆粒)的提取和鉴定第43-45页
     ·昆虫细胞的复苏第45页
     ·昆虫细胞的贴壁培养第45页
     ·重组杆粒转染昆虫细胞第45-46页
     ·第1 代(P1)病毒的分离及传代培养第46页
     ·病毒毒种的建立与保存第46页
     ·病毒毒力的测定第46页
     ·目的蛋白的表达第46-47页
     ·目的蛋白的扩大表达第47页
   ·结果第47-51页
     ·HSV-2 DNA 提取物含量第47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及扩增产物的胶回收第47-48页
     ·重组杆状病毒的鉴定第48页
     ·重组杆粒OD 值测量结果第48页
     ·重组杆粒转染昆虫细胞分子水平结果第48-49页
     ·P3 病毒感染昆虫细胞72h 细胞CPE 情况第49-50页
     ·Western blot 蛋白水平鉴定重组蛋白表达结果第50页
     ·病毒毒力的测定第50页
     ·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50-51页
   ·讨论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附录第61-62页
英文缩略词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淋球菌LOS 2C7表位筛选及其与HBc融合蛋白的免疫效果评价
下一篇:半夏内生菌的分离及其内生真菌对宿主生长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