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

中间地带视角下蒙古的后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4页
    1.1 选题背景第7-8页
    1.2 选题价值第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8-11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第12页
        1.4.1 难点第12页
        1.4.2 创新点第12页
    1.5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中间地带”理论概述第14-17页
    2.1“中间地带”及其特点第14-15页
    2.2“中间地带”形成的结构性原因第15页
    2.3“中间地带”的国际政治意义第15-17页
第3章“中间地带”理论视角下的蒙古外交政策第17-25页
    3.1 蒙古的“中间地带”国家特性第17-19页
        3.1.1 地理位置方面的“中间地带”特性第17页
        3.1.2 国家能力方面的“中间地带”特性第17-18页
        3.1.3 附苏时期自主性的严重缺失第18-19页
    3.2“中间地带”特征对冷战后蒙古外交政策的影响第19-20页
        3.2.1 冷战后蒙古外交战略和政策的主要关注点第19页
        3.2.2“第三邻国”政策的提出与内容第19-20页
    3.3“多支点”外交政策提出的现实原因第20-25页
        3.3.1 蒙古对世界与地区格局的进一步认知与多支点外交理念第20-21页
        3.3.2“多支点”外交政策下的大国博弈第21-23页
        3.3.3“多支点”外交政策的影响第23页
        3.3.4“多支点”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第23-25页
第4章“中间地带”理论视角下的中蒙关系第25-31页
    4.1 蒙古国对中蒙关系的认知第25-26页
        4.1.1 中国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和蒙古的首要安全威胁第25页
        4.1.2 蒙古需要在内政外交方面引入第三国以平衡中国的过度影响第25-26页
    4.2 中国对中蒙关系的认知和实践第26-30页
        4.2.1 中国对中蒙关系的认知第26页
        4.2.2 中蒙关系的实践第26-28页
        4.2.3 加强文化和人文交流第28-29页
        4.2.4 继续开展多边领域的合作第29-30页
    4.3 蒙古对上合组织的态度和立场第30-31页
第5章“中间地带”理论视角下蒙古的大国外交第31-36页
    5.1 蒙古与俄罗斯的关系第31-32页
    5.2 蒙古与美国的关系第32-34页
    5.3 蒙古与日本的关系第34-35页
    5.4 蒙古与欧盟的关系第35-36页
结语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不实信息的生成机理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潍坊市农村社区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