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商品住宅去库存研究--以我国西部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4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第11-14页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进展第14-32页
    1.1 供给侧改革理论基础及其实践应用第14-21页
        1.1.1 供给侧改革理论渊源与演进第14-16页
        1.1.2 供给侧改革理论的前沿观点第16-17页
        1.1.3 供给侧改革理论实践应用要求第17-18页
        1.1.4 供给侧改革与商品住宅去库存的关联与互动第18-21页
    1.2 商品住宅及其库存的相关研究第21-26页
        1.2.1 房地产、商品住宅及其库存第21-23页
        1.2.2 我国商品住宅库存现状研究第23-26页
    1.3 商品住宅去库存问题的相关研究第26-31页
        1.3.1 商品住宅去库存问题的提出第26-27页
        1.3.2 商品住宅去库存研究综述第27-31页
    1.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二章 商品住宅库存形成与去库存的原则及路径第32-44页
    2.1 商品住宅供给侧主体及其利益诉求第32-36页
        2.1.1 商品住宅供给侧影响因素与供给侧主体第32-35页
        2.1.2 供给侧主体利益诉求分析第35-36页
    2.2 商品住宅“非合理”库存形成原理第36-39页
        2.2.1 “合理库存”与“非合理库存”第36-37页
        2.2.2 非合理库存形成原理第37-39页
    2.3 商品住宅去库存对策制定原则第39-41页
        2.3.1 供给侧改革发力第39页
        2.3.2 积极稳妥防范风险第39页
        2.3.3 局部服从整体利益第39-40页
        2.3.4 强调市场化的手段第40页
        2.3.5 着力提高住宅价值第40页
        2.3.6 因地施策一城一策第40-41页
    2.4 商品住宅去库存的一般路径第41-42页
        2.4.1 谨慎扩大需求刺激第41页
        2.4.2 顶层制度设计完善第41页
        2.4.3 地方发展目标设定第41-42页
        2.4.4 金融稳健发展理念第42页
        2.4.5 房开企业积极应对第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我国西部地区商品住宅去库存实证分析第44-56页
    3.1 西部地区及其商品住宅库存现状第44-47页
        3.1.1 西部地区及其特殊性第44页
        3.1.2 西部地区商品住宅库存现状第44-47页
    3.2 西部地区商品住宅去库存实证研究第47-52页
        3.2.1 实证分析模型选择与说明第47-49页
        3.2.2 模型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第49-51页
        3.2.3 实证研究过程第51-52页
    3.3 实证结果分析第52-53页
    3.4 当前西部地区商品住宅去库存问题总结第53-55页
        3.4.1 住宅库存总量庞大,消解缓慢第53-54页
        3.4.2 中央政府调控失效,亟需改革第54页
        3.4.3 地方政府目标偏差,管理困难第54页
        3.4.4 金融机构高度关联,风险累积第54页
        3.4.5 房开企业经营困难,缺乏主动第54-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我国西部地区商品住宅去库存对策第56-60页
    4.1 供给侧主体——中央政府第56-57页
        4.1.1 完善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第56页
        4.1.2 确立房产权益,提升房产价值第56页
        4.1.3 谨慎调控需求,稳定市场预期第56-57页
    4.2 供给侧主体——地方政府第57-58页
        4.2.1 科学预测风险,分级精准施策第57页
        4.2.2 稳定土地供给,合理规划用途第57页
        4.2.3 适度住房补助,吸引流动人口第57页
        4.2.4 减少政府干预,多措培育市场第57-58页
    4.3 供给侧主体—金融机构第58页
        4.3.1 谨慎扩大贷款,研究适度展期第58页
        4.3.2 强化风险评估,分散金融风险第58页
    4.4 供给侧主体——商品住宅开发企业第58-60页
        4.4.1 明确经济形势,加快库存化解第58-59页
        4.4.2 鼓励主动让利,创新购买方式第59页
        4.4.3 紧贴市场需求,完善住宅配套第59-60页
结论第60-63页
    一、基本结论第60-61页
    二、创新之处第61页
    三、存在的不足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带一路”战略下中泰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研究
下一篇:微信公众号的营销效果研究--以“我的美丽日志”微信公众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