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仿生膜的分类 | 第12-14页 |
1.1.1 Langmuir-Blodgett膜 | 第12-13页 |
1.1.2 双层类脂膜 | 第13页 |
1.1.3 微乳 | 第13页 |
1.1.4 溶致液晶 | 第13-14页 |
1.1.5 生物提取膜 | 第14页 |
1.2 仿生膜表面修饰技术 | 第14-16页 |
1.2.1 物理法 | 第14-15页 |
1.2.2 化学法 | 第15-16页 |
1.3 表面仿生膜功能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 第16-22页 |
1.3.1 仿生膜功能材料在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2 仿生膜功能材料材料在药物传递方面的应用 | 第18-21页 |
1.3.3 仿生膜功能材料材料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 第21-22页 |
1.4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22-23页 |
第2章 红细胞膜仿生修饰疏水性量子点用于细胞成像研究 | 第23-40页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4页 |
2.2.2 红细胞膜-量子点的制备 | 第24-25页 |
2.2.3 细胞膜的形貌和成分表征 | 第25页 |
2.2.4 红细胞膜-量子点的性能表征 | 第25-26页 |
2.2.5 细胞成像 | 第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8页 |
2.3.1 实验原理 | 第26-27页 |
2.3.2 红细胞膜的形貌和成分表征 | 第27-28页 |
2.3.3 红细胞膜-量子点的表征 | 第28-31页 |
2.3.4 红细胞膜-量子点和细胞膜的融合 | 第31-34页 |
2.3.5 尺寸相关的膜融合过程 | 第34-35页 |
2.3.6 光稳定性对比考察 | 第35-36页 |
2.3.7 红细胞膜-量子点的单颗粒示踪成像应用 | 第36-38页 |
2.4 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基于仿生膜包被凝聚体颗粒的人工细胞构建研究 | 第40-52页 |
3.1 前言 | 第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40-41页 |
3.2.2 红细胞膜-凝聚体颗粒的制备 | 第41-42页 |
3.2.3 凝聚体颗粒的形貌表征 | 第42页 |
3.2.4 凝聚体颗粒的电位表征 | 第42页 |
3.2.5 颗粒的激光共聚焦成像 | 第42页 |
3.2.6 细胞毒性考察 | 第42页 |
3.2.7 溶血性能考察 | 第42-43页 |
3.2.8 包载性能考察 | 第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1页 |
3.3.1 实验原理 | 第43-44页 |
3.3.2 凝聚体颗粒等电点的确定及形貌表征 | 第44-45页 |
3.3.3 细胞膜-凝聚体颗粒表面电位表征 | 第45-46页 |
3.3.4 红细胞膜-凝聚体颗粒的形貌表征 | 第46-47页 |
3.3.5 细胞毒性考察 | 第47-48页 |
3.3.6 溶血性能考察 | 第48-49页 |
3.3.7 红细胞膜-凝聚体颗粒的包载性能 | 第49-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