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镇改市”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10-20页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三、研究创新与研究思路第18-19页
        (一)研究创新第18页
        (二)研究思路第18-19页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不足第19-20页
        (一)研究方法第19页
        (二)研究不足第19-20页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及“镇改市”理论阐释第20-33页
    第一节 城镇化内涵的沿革第20-22页
        一、城镇化第20-21页
        二、新型城镇化第21-22页
    第二节“镇改市”的组织体系第22-27页
        一、中心镇第23页
        二、“镇改市”第23-24页
        三、“镇改市”的典型模式第24-27页
            (一)切块设市第24页
            (二)整县改市第24-25页
            (三)石狮模式第25-27页
        四、“镇改市”的资格第27页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镇改市”理论基础第27-29页
        一、小城镇论第27-28页
        二、区位理论第28-29页
        三、人口迁移理论第29页
    第四节“镇改市”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第29-31页
        一、统筹城乡发展第29-30页
        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第30-31页
        三、矫正城镇化弊端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镇改市”实践分析第33-41页
    第一节 中心镇改革模式探索第33-35页
        一、广东省的“简政强镇”第33-34页
        二、浙江省的“强镇扩权”第34页
        三、吉林省的“百镇建设”第34-35页
    第二节“镇改市”的主体动因第35-37页
        一、国家推广“镇改市”第35-36页
        二、地方申请“镇改市”第36页
        三、群众共享“镇改市”第36-37页
    第三节“镇改市”的外部动因第37-39页
        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第37-38页
        二、权力与责任不对等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推行“镇改市”实践出现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第41-51页
    第一节 制度建设薄弱第41-44页
        一、户籍制度滞后第41-42页
        二、土地产权制度不合理第42-43页
        三、社会保障制度失衡第43页
        四、城市管理制度缺位第43-44页
    第二节 管理体制不健全第44-46页
        一、管理权限不足第44页
        二、行政能力不强第44-45页
        三、条块关系不顺第45页
        四、利益博弈不断第45-46页
    第三节 建设资金难以支持“镇改市”第46-48页
        一、城镇建设资金匮乏第46页
        二、融资供给渠道单一第46页
        三、资金配置效率较低第46-47页
        四、产业优势并不突出第47-48页
    第四节 发展环境亟待解决第48-49页
        一、文化环境有待改善第48页
        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第48-49页
        三、生态环境急需保护第49页
        四、竞争秩序有待规范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推进我国“镇改市”实施的对策第51-64页
    第一节 创新城镇建设理念第51-55页
        一、科学合理地规划城镇发展空间第51-52页
        二、丰富“镇改市”的建设资金第52-53页
        三、构建具有镇域特色的产业结构第53-55页
    第二节 健全管理体制第55-57页
        一、理顺条块关系第55-56页
        二、科学配备人员编制第56-57页
        三、推行“大部制”改革第57页
    第三节 注重城镇居住和发展环境建设第57-59页
        一、优化文化环境第57-58页
        二、优化政策环境第58页
        三、优化人居环境第58-59页
        四、优化市场环境第59页
    第四节 实施“镇改市”的配套工程第59-63页
        一、城市治理和行政区划管理分开第59-60页
        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与探索多元化供给模式第60-61页
        三、优化行政层级间的关系第61-63页
            (一)建立“镇”与市的政策联动机制第61页
            (二)创建“镇”与县的协调合作机制第61-62页
            (三)提高镇、县、市的协同共治能力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博弈论下的鲜活农产品安全供应链保障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广义双曲分布与Copula的行业联合市场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