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莺歌海盆地底辟影响带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4页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11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1页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技术路线第11-12页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第12-13页
    1.6 取得主要成果第13-14页
第2章 莺歌海盆地区域地质概况第14-20页
    2.1 构造特征第14-16页
    2.2 沉积特征第16-20页
第3章 底辟带储层特征第20-38页
    3.1 岩石学特征第20-24页
    3.2 盆地内底辟构造样式第24页
    3.3 底辟带温压场特征第24-28页
        3.3.1 温压场分布第24-26页
        3.3.2 异常高压形成机制第26-28页
    3.4 底辟带流体活动特征第28-34页
        3.4.1 流体活动通道第28-29页
        3.4.2 底辟区流体活动特征第29-34页
    3.5 超压流体影响下的成岩作用特征第34-38页
第4章 底辟带储层储集空间特征第38-55页
    4.1 改造型储集空间特征第38-45页
        4.1.1 孔隙特征第38-43页
        4.1.2 裂缝特征第43-45页
    4.2 异常高孔带分布第45-46页
    4.3 储层物性第46-49页
    4.4 孔喉特征对物性的影响第49-55页
第5章 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分析第55-61页
    5.1 保孔型地质因素第55-57页
        5.1.1 超压作用第55-56页
        5.1.2 天然气侵位第56-57页
    5.2 增孔型地质因素第57-59页
        5.2.1 热流体的溶蚀第57-58页
        5.2.2 有机酸的溶蚀第58页
        5.2.3 大气降水的淋滤作用第58-59页
    5.3 沉积相的控制作用第59-61页
第6章 异常高孔带平面预测第61-65页
    6.1 沉积-成岩-超压作用对储层物性的综合控制第61页
    6.2 异常高孔带平面预测及类型划分第61-65页
结论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府新机场建设过程中地下水渗流场变化研究
下一篇:CSAMT在大红山铁铜矿勘探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