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样小单孢菌JXNU-1中核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蛋白的筛选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缩略语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1.1 炭样小单孢菌及其活性产物 | 第8页 |
1.2 核苷类抗生素 | 第8-9页 |
1.3 蛋白质组学概念 | 第9-10页 |
1.4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第10-17页 |
1.4.1 蛋白质分离技术 | 第10-13页 |
1.4.2 蛋白质鉴定技术 | 第13-15页 |
1.4.3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 | 第15-16页 |
1.4.4 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6-17页 |
1.5 同位素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 | 第17-19页 |
1.5.1 iTRAQ技术的原理及基本流程 | 第17-18页 |
1.5.2 iTRAQ技术的应用 | 第18-19页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6页 |
2.1.1 菌种 | 第22页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2-24页 |
2.1.3 引物 | 第24-25页 |
2.1.4 试剂及其配制 | 第25-26页 |
2.1.5 培养基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8页 |
2.2.1 炭样小单孢菌的活化与培养 | 第26-27页 |
2.2.2 蛋白质的制备 | 第27页 |
2.2.3 SDS-PAGE电泳 | 第27-29页 |
2.2.4 iTRAQ实验 | 第29-30页 |
2.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31页 |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1-36页 |
2.2.7 发酵液抗菌活性的检测 | 第36-38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54页 |
3.1 发酵液的抗菌活性测定 | 第38页 |
3.2 菌体总蛋白SDS-PAGE电泳 | 第38-39页 |
3.3 蛋白鉴定质量评估——肽段匹配误差 | 第39-40页 |
3.4 菌体蛋白的鉴定 | 第40页 |
3.5 菌体蛋白的功能注释 | 第40-43页 |
3.5.1 GO数据库注释 | 第40-41页 |
3.5.2 KEGG注释通路分析 | 第41-42页 |
3.5.3 COG数据库注释 | 第42-43页 |
3.6 差异蛋白的筛选与分析 | 第43-46页 |
3.6.1 差异蛋白的筛选 | 第43-44页 |
3.6.2 差异蛋白的GO富集分析 | 第44-45页 |
3.6.3 差异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 | 第45-46页 |
3.7 抗生素合成相关蛋白筛选 | 第46-48页 |
3.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48-51页 |
3.8.1 细菌总RNA的提取 | 第48-49页 |
3.8.2 双链cDNA的检测 | 第49-50页 |
3.8.3 qRT-PCR结果 | 第50-51页 |
3.9 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簇筛选 | 第51-54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4.1 结论 | 第54页 |
4.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8页 |
已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