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2页 |
·CpG ODN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迟缓爱德华氏菌 | 第9页 |
·哈维氏弧菌 | 第9-10页 |
·嗜水气单胞菌 | 第10-1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ODN 205 的筛选及pCN5 质粒的构建 | 第12-1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2-17页 |
·实验材料 | 第12页 |
·实验方法 | 第12-17页 |
·常用培养基与溶液的配置 | 第12-14页 |
·CpG ODNs合成及筛选 | 第14-16页 |
·pCN5 质粒的构建 | 第16-1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7-19页 |
·ODN 205 的筛选 | 第17-18页 |
·pCN5 质粒的构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ODN 205 及pCN5 抗菌活性与注射剂量和时间关系的分析 | 第19-2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9-22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2页 |
·无内毒素质粒大规模提取 | 第19-20页 |
·ODN 205 和pCN5 注射剂量和注射后攻毒时间的分析 | 第20-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3页 |
第四章 ODN 205 及pCN5 对鱼体天然免疫的影响 | 第23-2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3-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细胞培养基和试剂的配置 | 第23-24页 |
·大菱鲆巨噬细胞的提取 | 第24页 |
·NBT法检测大菱鲆呼吸爆发 | 第24页 |
·化学发光法检测大菱鲆呼吸爆发 | 第24-25页 |
·酸性磷酸酶活性 | 第25页 |
·血清杀菌实验 | 第25-26页 |
·外周血白细胞(PBL)增殖实验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体内免疫指标 | 第26-27页 |
·Serum resistance activity | 第27-28页 |
·外周血白细胞(PBL)增殖实验结果 | 第28-29页 |
第五章 ODN 205 及pCN5 的短期保护效应与佐剂效应 | 第29-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9-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大鼠抗大菱鲆抗体的制备 | 第29-30页 |
·DegQ蛋白的诱导及纯化 | 第30页 |
·ODN 205 及pCN5 的短期保护效应 | 第30-31页 |
·质粒pCN5 的长期佐剂效应 | 第31页 |
·ELISA检测抗体效价 | 第31-32页 |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第32-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大菱鲆IgM的纯化及大鼠抗大菱鲆IgM效价检测结果 | 第34-35页 |
·DegQ蛋白的提取 | 第35-36页 |
·ODN 205 及pCN5 对TX1、T4 的短期保护效应 | 第36页 |
·pCN5 对DegQ蛋白的佐剂效应 | 第36-37页 |
·特异性抗体效价检测及pCN5 对免疫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研究 | 第37-39页 |
第六章 牙鲆特异性ODNs的筛选及免疫性研究 | 第39-4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4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4页 |
·CpG ODNs 的筛选及pCN6 质粒的构建 | 第39-40页 |
·pCN6 质粒的构建 | 第40页 |
·ODN 4M及pCN6 注射剂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ODN 4M及pCN6 对牙鲆的短期保护效应 | 第41-42页 |
·ODN 4M及pCN6 对牙鲆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42页 |
·pCN6 长期非特异性保护效应 | 第42页 |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42-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ODNsODN 4M的筛选 | 第44页 |
·ODN 4M及pCN6 注射时间和剂量的研究 | 第44-45页 |
·ODN 4M及pCN6 对AH1、TX1 的短期保护效应 | 第45-46页 |
·体内免疫指标 | 第46页 |
·质粒pCN6 对牙鲆的长期保护效应 | 第46-47页 |
·pCN6 对牙鲆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分析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